现代与经典

其他

教龄超30年的老教师,提炼概括出提高成绩的10条“土办法”

备好课是上好课前提,也是减负提质有效抓手解读:备好课的优秀教师一节正课就能给学生讲清楚,而备课不充分的教师,需要多节课甚至练习、考试去强化矫正、巩固。结论:备课上用功夫比匆忙多上课要重要。8.
12月2日 上午 8:00
其他

于洁:信任崩塌,是对教育巨大的伤害

把教育的底气给到老师。1什么时候,人们开始“仇师”了现在你若是在社交媒体上看了什么,比如某个老师给学生戴了小蜜蜂扩音器,用来制止学生上课说闲话,然后被举报后受不住压力选择了离职,那么,社交媒体平台的算法推送机制就会给你推送一大堆老师被惩罚的新闻。这样的推送,是一种AI算法,已经渐渐成为一种舆论的主导,它带来的深远影响,也许在不用多久的未来就可以看见。我有点忧心忡忡。我试图在网络上寻找一些关于老师的比较正能量的推送,企图让AI算法改变它的推送,但我没有成功,因为关于老师的负面的推送实在太多太多了。就算是正面的推送,下面的评论也有太多的不友好。什么时候,人们开始“仇师”了?2什么时候,老师不敢管学生了在这样的氛围中,老师们实在不敢去多管学生。在很多学校,确实存在着这样的真相:学生进出办公室如入无人之境;课堂上肆无忌惮讲话吃东西的学生很多,老师加以批评制止,轻则换来不屑的白眼,重则换来学生的顶撞;学生出口成脏是常态,但回家后只要挑出一两个老师说得比较重的批评字眼词句,比如“你这个样子像社会上的小混混”“你看看你这个样子,将来走上社会会被人打耳光”告诉家长,家长立刻轻则怼老师,重则举报老师言语不当。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老师不敢没收;学生在教室里公开谈恋爱,彼此肢体亲昵,老师只能眼神制止,不敢多说什么;学生上课睡觉,课堂传纸条,老师不敢当众指责……因为老师不知道这个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是多少,也许有的学生稍微批评一下就受不住了,后续状态永远是个未知数。因为“仇师”,所以老师们真的“怕”了。国家给的惩戒权利,老师们不敢使用。比如可以罚站一节课(教育部《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第八条)。但是老师们使用的时候,只要被拍到学生在罚站,一旦被放到网络上或告知家长,很容易被认定为“体罚学生”,老师百口难辩。连这个都无法保证,其他的惩戒就更加无法实施了。3教育是改变“恶不自知”的行为我小的时候,因为父亲被“下放”的缘故,一家人都被人们以各种方法欺负。拦住我们家出行的路口,逼得我们只能绕圈子出行。这种欺负甚至没有放过当时只有五六岁的我。我那时养了一只狗和一只猫。我从幼儿园放学的时候,它们会一个守在校门口等我,一个守在家门口的必经之路候我。但有一天,我的狗被人在两扇铁门里夹断了脊梁骨,在我面前咽了气;我的猫被石头砸破了肚子,一地血腥地躺在我的必经之路。祖母和我在后院的竹林里埋了它们。祖母说:“他们没有受过很好的教育,没有文化,恶不自知,反而他们觉得是一种巨大的快乐,如果有一天他们受了很好的教育,会对自己的行为难过的。你和他们不一样,你不要做那样的人。”那为什么受了教育的人反而被恶不自知的人欺负呢?在恶而不知的人面前,受过教育的人反而很痛苦呀。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我那时想不明白原因。因为身体原因,也因为担心我再被欺负,我的幼儿园只断断续续勉强读了三个月。大量的时候辗转于病床,由祖母照顾着,也因此阅读了大量的书籍,沉浸在文学的快乐里。我渐渐明白了真正的痛苦与快乐。12岁的时候,我决定将来要做个老师,要去改变那些恶而不知的人,并且做好了自己会承受很多痛苦的思想准备,我知道,教育是艰难的。4教育必须是恩威并施的行为父亲后来做了高三数学老师。我见到过他有一次把一个学生叫到面前,狠狠地批评这个学生上课不听作业全都做错的行为,当学生低下头诚恳认错后,父亲让他坐在身边,一道一道详细讲解,再让他重做那些题目,当批改后全对时,父亲露出笑容拍了拍学生的肩膀,师生相视一笑。那是我见过的美好教育。老师没有任何缩手畏脚,自信地实施着自己的教育行为,光明而磊落。“我是老师,我看到你不好的地方,我是一定要教育的。”这是老师心里坚定的信条。我的一个小邻居因为太过调皮,考试得了低分,被他父亲绑在我家门口一棵水杉树上,汗流浃背。等他父亲觉得惩罚得差不多时,就来给他松了绑。他父亲走后,他也就笑嘻嘻地和我们这些小伙伴掷沙包和躲猫猫了。那时,我们的负面情绪,很容易释然与转化为快乐,路上的风景太美,和小伙伴的玩耍太有趣。而父母的负面情绪,似乎也是来得快去得快,没有那么每天绷着脸被别人欠了债的样子。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也是恩威并施,甚至威更多于恩一些,小伙伴里挨骂被打是常有的事。父母也没有畏手畏脚,教育起孩子来手往腰里一叉,自信笃定得很。5除了教育,那时还有少管所许多人看过《少年犯》这部电影,有些孩子因为各种原因,教育对他们已经起不了作用,并且已经达到危害他人危害社会的程度,就到少管所里接受类似于军事化的教育。他们在政府、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怀和教育下改过自新。这似乎是给一些在学校教育中屡教不改的学生划了一根鲜明的红线,电影中关于校园霸凌等行为,一一出现,受到的惩罚也清晰可见。那时候,教师是有底气的,家长对老师说“老师,我们家孩子不听话你就打,我不怪你的,我知道你是为他好”,话很粗糙,但是极其诚恳,是对老师巨大的信任。是什么样的信任?是对老师专业的信任。把教育的任务交给专业的老师去做,家长是真心托付的。相信老师,恩威并施都是为了孩子的成长。家长对这一点深信不疑。“老师总归希望自己学生好的,有哪个老师不想自己教出来的学生好呢?”这是所有家长毫不犹豫说的话。6信任崩塌,是对教育巨大的伤害但现在,不是这样了。看到学生犯错,比如多次提醒考试不要作弊,但学生依然在老师眼皮子低下作弊,似乎不是学生的麻烦,而是老师遇到了巨大的麻烦。捉还是不捉,成了最大的难题。处分还是不处分,是学校的难题。万一……老师们个个都懂。有一部分家长总觉得老师针对自己的孩子,总怀疑老师的专业性,总想着自己要去给学校老师挑刺找茬,这样自己的孩子才能在学校里过得滋润。各行各业都有老鼠屎,教师队伍其实已经算是老鼠屎很少的行业了。这个行业一旦一直被指责着,被举报着,被负面曝光着,信任崩塌,是雪山崩塌,是对教育巨大的伤害。每次听到老师们交流自己班级的某个学生是怎样的离谱出格,家长是怎样的护犊子不配合,“算了,再去管又要被举报了……也只能这样了,交给社会吧。”每当听到这样的哀叹,我心里总涌起深深的悲伤。7呼唤弹性教育的回归给老师教育的底气真正的教育,是需要专业和勇气的。“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恩威并施”“严慈相济”“赏罚分明”,都是专业。老师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做的事、说的话,无论是鼓励还是批评,心里都有数。这就是专业。“我宁愿你现在因为我管你而恨我,我也不要你将来走上社会后恨我以前没管你。”这是我几年前走过一间教室听到的一个老师对学生说的话。心里酸酸的,这样的明知会被学生记恨但依然坦然管教的勇气,现在的老师越来越少了。呼唤弹性教育的回归。教育是一根橡皮筋,需要张弛有度;太过紧绷,会断;太过松弛,没有力量。我无法说现在到底是太过紧绷还是太过松弛。批评了学生后,老师会后悔,会担心,唉,干嘛要去批评呢,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好了,万一……心里担忧着怕学生心理脆弱弄出事情来,老师的心理是紧绷的,几次三番后也许对学生的要求就很松弛了。把教育交给专业的老师吧,减少指手画脚,让校园安静下来,让校长老师们不再疲于应对各种举报,让老师们的精力都放到真正的教育上去吧。不求家校合作,只求给到老师信任。把教育的底气给到老师。来源:于洁沙龙2020关于版权、合作和投稿,请联系现代与经典客服微信xdyjd2005
12月2日 上午 8:00
其他

中小学生能否自带简餐在校进食?官方回应来了

民以食为天。吃饱、吃好事关中小学生健康成长。近日,校园食品安全的议题频频成为家长关注的热点,有深圳家长建议,允许中小学生自带简餐,在校固定某时间段用餐。对此,深圳市教育局回应称,不建议全市对此问题做出统一规定,家长可以结合学校与学生实际情况,以家委会名义与老师或学校积极沟通协商。市民留言
12月2日 上午 8:00
其他

教育部:2030年前在中小学基本普及人工智能教育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及后续全会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讲话,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教基厅函〔2024〕32号)。《通知》强调了人工智能教育的总体要求,包括立德树人、全面发展、激发兴趣和鼓励探索以及统筹谋划和稳步推进等方面。同时,提出了六大主要任务和举措,包括构建系统化课程体系、实施常态化教学与评价、开发普适化教学资源、建设泛在化教学环境、推动规模化教师供给和组织多样化交流活动。《通知》还强调,2030年前在中小学基本普及人工智能教育。以下为本次通知的重点内容并附《通知》全文。01总体要求立德树人:确保AI教育方向正确,培养创新型人才。以人为本:构建创新教育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发兴趣:激发学生对AI技术的学习热情,培养科学兴趣和科学精神。统筹谋划:加强顶层设计和部门协同,2030年前在中小学基本普及AI教育。02主要任务及举措构建系统化课程体系:制订AI通识教育指南和普及读本。完善相关课程中AI教育要求,鼓励纳入地方和校本课程。小学低年级段侧重感知体验,高年级段和初中侧重理解应用,高中侧重项目创作和前沿应用。注重AI教育应用伦理,引导中小学生科学合理使用AI工具。实施常态化教学与评价:统筹相关课程和课后服务,防止重复交叉。注重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推进任务式、项目式、问题式学习。加强AI教育教研,单设
12月1日 上午 10:10
其他

马斯克公布“裁员计划”

美国政府效率部于14号在X平台发布了第一条信息,表示将加班加点确保纳税人的钱花在刀刃上。本周三,效率部的两位领导人马斯克和拉马斯瓦米联合发文阐述了工作计划,包括大裁员和减少监管等举措。那么,马斯克究竟会如何实现“降本增效”呢?我们先来回顾一下部分联邦机构的支出情况:比如370万美元用于研究猴子赌博,55万美元观察做了手术的猫能否在跑步机上行走,10万美元研究酒是否会让鱼变得更有攻击性,2万美元资助厄瓜多尔搞了12场变装秀。甚至还有一个关于加纳安全带和头盔效果的研究,结果仅仅得出显而易见的结论——头盔和安全带可以救命。此外,政府支出中还有一些更令人咋舌的例子:20亿美元维护办公室空间,而其中近九成的空间无人使用;1.7亿美元发放给已入狱的罪犯的失业补助;新冠疫情预算高达7000亿美元,并延续到2026年。美媒统计这些离谱的开支总计达3860亿美元,这也难怪美国国债年年攀升。2024年,美国联邦预算为6.75万亿美元,收入4.92万亿美元,预计赤字高达1.83万亿美元。效率部的成立似乎直击美国政府的核心痛点。那么,马斯克和拉马斯瓦米具体会采取哪些措施?马斯克的改革计划马斯克的改革灵感或许源于他两年前收购推特时的大规模裁员行动。当时,他将推特员工从8000裁至1500人,而平台仍能正常运转。如今,这一模式可能会应用到联邦雇员身上。目前美国联邦政府有约230万文职雇员,每年工资支出高达2130亿美元。其中,教育部雇员平均工资最高,为11.8万美元;财政部最低,不到6万美元。裁员与机构整合马斯克计划将现有的428个联邦机构精简至99个。他认为,通过减少法规,就能减少执行法规所需的员工数量,同时确定各部门所需的最低雇员数。根据《华尔街日报》的分析,一些部门可能会面临削减风险,包括联邦贸易委员会、联邦通信委员会、证券交易委员会、农业部、邮政署等。三大改革方向根据马斯克的最新发文,效率部主要推行三大改革:
12月1日 上午 10:10
其他

为防止小学生早恋,老师拔了2棵油菜,学生秒懂!

前段时间,湖南常德某小学的老师发现,才上四五年级的小学生就已经有早恋倾向,一开始老师并没有当回事!但没想到班上这种风气竟然愈演愈烈,如何通俗易懂,又让小学生记忆深刻地认识到早恋的危害,成了老师们的难题。不过,最终有一位老师想到了好办法,她用两棵油菜给小学生们上了深刻的一课:老师从田间拔下一棵已经开花的油菜,一棵没有开花的油菜,带到班上让小学生观察。老师先举起那棵没有开花的油菜问:看这棵油菜,它的根粗不粗?叶茂不茂?枝壮不壮?小学生对比另一棵开花的油菜连声回应,“粗!茂!壮!”老师又举起另一棵已经开花要结籽的油菜问学生:看这棵油菜,它的根呢?叶呢?枝呢?小学生们纷纷指出开花的油菜根系并不发达,枝叶也又细又小。接着老师说,“这棵开花结籽的油菜因根不粗,枝叶细小而等不到明年春天就会死掉,什么也不会留下。而那棵根系发达,枝叶繁茂的油菜则可以熬过这个冬天,在合适的季节开花结果。”随后老师话题一转,问孩子们:“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做哪棵油菜?”小学生们纷纷指着那棵没开花的,根系发达的油菜说:“要做这棵!”接着老师引导道:“今天放学回来的路上,有人跟我说某某某在学校有媳妇儿了!我今天告诉你们,你们就像这棵油菜一样,现在正是扎根的时候,吸收营养的时候,把自己长得强壮的时候,不是想哪个是哪个的媳妇儿的时候!如果你对他有好感,请你把这份纯洁的友谊放在心里面,听清楚了没有?”看到这样生动形象的教育课,网友们纷纷表示:这办法绝了!学生们看着那棵因在不恰当的季节开花,不但结不出健康的籽反而会冻死在冬天的悲惨的油菜一定会把“不要早恋”记一辈子。也有网友表示:老师们真是为了让学生们不要早恋煞费苦心,操碎了心。值得为老师点赞。近几年,小学生早恋现象越来越严重,老师苦于如何教育这些小孩子们,毕竟跟他们讲大道理,他们也理解不了,而这个老师用两棵油菜将早恋问题的不合时宜讲得明明白白,浅显易懂,确实值得广大老师们一学。那么,如何避免小学生早恋呢?事实上,严格来说,小学的男女生互有好感,并不算早恋,他们很难长情,更像小孩子“过家家”,但一旦在班上形成风气,就有可能影响学习氛围,伤害学生的心理健康。拿小徐老师学校小学部来说,小学六年级的孩子男女生交朋友,并以此来炫耀的问题特别严重,甚至很多学生间的矛盾都是因此而起,因此,老师和家长也不得不重视这一问题。要想避免小学生“早恋”,要引导孩子做好几下几点:一、引导孩子牢牢把握住学习重心,把学习成绩搞好。只有学习不用心的孩子,才会将感情寄托在交朋友,甚至是男女朋友们,因为他们在学习上找不到信心和乐趣,自然就会将热情转移到别的事情上。二、引导孩子正确看待与同学们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和异性同学之间的关系。小学高年级段的孩子,自我意识开始觉醒,特别在乎同学们对自己的看法,很想获得友情,甚至来自异性的欣赏,要告诉孩子“哗众取宠”得到的关注不是肯定和欣赏,要做好自己才能赢得他人的真正的尊重。三、家长要给孩子足够的爱,让孩子在家庭中获得安全感。家庭能给予孩子足够的感情滋养,孩子就不会迫切地在异性朋友那里获得情感上的满足,最起码孩子不会过早的沦陷于与异性朋友之间的情感交流,也会正确处理与异性的关系,这对孩子成长极其有利。总之,孩子“早恋”问题要及早干涉,及早引导孩子正确认识和处理与异性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了不但不会影响学习还会增加孩子前进的动力,促进孩子健康成长。来源:师尚、网络。关于版权、合作和投稿,请联系现代与经典客服微信xdyjd2005
12月1日 上午 10:10
其他

顶级俄国数学家是怎样炼成的?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俄国的顶尖大学产生了全世界近25%的菲尔兹奖得主。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是俄式教育的一大亮点,也是其能培养出大批非常年轻的顶尖科学家的原因之一。此外,俄国的科研院所气氛宽松自由,所谓领导的任务就是制造环境、创造气氛,使研究人员不受外部环境的干扰,全力投入到研究中去。上世纪50年代,中国基本照搬了苏联的科研教育体系,但我们只抄来了形式,并没有真正地将如何协调、配合、鼓励创新的俄国精髓学到手。撰文
11月29日 下午 8:02
其他

美国的教育部不管教育和评估

本文作者为美国加州圣玛利学院英文系教授徐贲(1950年3月24日-)。美国直到1980年才有了正式的教育部。在这之前,联邦政府中有一个叫“健康、教育和福利部”的部门,教育是它的一个分部。1979年10月17日,卡特总统签署法令,将“教育部”与“健康和人道服务”分开。次年5月4日,教育部正式开始运作。教育部是所有内阁级部中最小的。1995年雇员约5千人,与农业部的10万雇员或国防部的80万雇员相比,简直不算什么。当时美国有7千万人从事教育工作,教育经费是500亿美元,教育部的款项支配只占其中的百分之八,美国的大部分教育经费来自地方税收。1867年美国曾设有一个类似教育部的机构,但寿命不长,一年后就降格成为一个“办事处”。1979年设部,在此期间的111年中,美国不曾有过一个专管教育的“部”。联邦政府没有专门的教育部,不等于没有管教育的政府部门,更不等于没有教育。美国的教育是由公民社会主导,而不是由政府权力管理或管制的。美国教育发生巨大变革的时代是19世纪初,当时根本就没有教育部,变革是在州里由社会的自主、自治、自理力量推动的。1837年,教育改革推动者曼恩(Horace
11月29日 下午 8:02
其他

陈先云:路径与策略——在第五届小学青年教师语文教学展示与观摩活动上的发言

老师们好,首先谢谢全体上课老师、指导老师,这次观摩活动给我的印象是今年的每位老师都很优秀,基本功都很好,整体素质很高。其次感谢与会所有听课老师、教研员,谢谢大家长期以来对学会的信任和支持。还要感谢扬州市教育局、扬州市育才小学西区校、扬州市汶河小学、扬州旅游商贸学校的领导和师生为大会提供的热情周到的服务。9月30日,教育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的通知》,内容包括书写习惯、书写能力、文化自信、评价等方面。不知道在座的老师们有没有关注到这个通知?比如说“书写习惯”,要做到“三个一”(即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子一拳,手离笔尖一寸);“书写能力”,即培养学生掌握汉字的笔画笔顺、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美观、流利。教育部出台这则通知,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回应社会广泛的关切,解决规范汉字书写教育存在的问题。汉字规范书写教育的问题是什么?学生字写不好,问题出在哪儿?我想当前小学语文教育出了问题,尤其是低年级,这要引起我们的注意。说明我们的学生现在的基础并没有打好,也没有打牢,所以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切。本次观摩活动的阅读课,基本上没有看到在识字、写字上下功夫,重视得非常不够。教育部通知刚刚下发,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切,但是我们在这样大的一个现场观摩课上没有看到写字的指导,这是一个非常遗憾的事。把字写正确是最基本的要求,这一次观摩活动,我也看到有的学生板书出现错误时,老师没有及时纠正。最近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开展“清朗·规范网络语言文字使用”的专项行动,中小学校是禁止使用网络用语的。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用词、用语规范问题需要引起重视,比如说这次观摩课上的“圆桌派”就是典型的网络用语。所以我们老师要提高政治站位,这不是小事,教育部已经下通知了,而且明令禁止。下面结合平时听课、看视频课和这两天的现场观摩课,从五个方面谈谈自己对当前语文教学的认识和体会,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评价一节课,没有好与不好之分,主要看全体学生在这节课上学到了什么(至少能够做到“一课一得”)、学生有什么发展。教学内容没有难与不难之分。这次的课都是我选的,在我眼里,没有一节课难,但是有的老师抽完课以后,就跟我说“太难了”。其实课没有难不难的问题,只有学生喜欢不喜欢的问题。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关键看自己预设的教学目标是否合理。一节课预设的目标不要太多,太高,学习任务应该是学生通过努力、通过积极思考能够完成的,“跳一跳能够摘到桃子”。一节课上什么内容,目标是什么,特别是一篇长课文或者说难度较大的课文,怎么做到长文短教,难文浅教。选择什么内容跟这节课想要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标紧密相关,跟儿童已有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有关,跟教材编排意图有关,也跟自己擅长什么有关。感觉有的老师素质非常好,但是并没有把自己的特长发挥出来,回去以后可以找一找原因。总之目标不宜多,更不能拔高了目标,目标太高了,学生跟不上,达不到预期的目标,或者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1先讲第一个方面:看这节课是否基于教科书选择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目标定位是否合理?这次观摩活动的课例,能基于教科书选择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方向基本上没有跑偏,这是我感到非常欣慰的。教学目标的定位也努力立足单元整体、结合单元语文要素,体现出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老师的教学能够重视研读统编教材,关注各册之间的联系,关注单元内容的整体,重视从整体上把握语文要素在各册、各单元之间,以及单元内各课之间的逻辑关联和发展点,这样一种“瞻前顾后”的认识和做法,我觉得是值得充分肯定和大力提倡的。但是,有的课将之前所学的同一文体或相同题材的课文关联在一起,将语文要素关联在一起,感觉上关联得有点生硬。怎么样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还值得研究。有的课从小学阶段总目标、年段目标、单册目标、单元目标设计,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我看到这样的教学设计,我非常心疼老师,花的时间和精力太多了。但是,对单篇课文、一节课的教学究竟帮助有多大,不知道有没有作过深入的研究。还有一些课例,从文学性阅读、实用性阅读、思辨性阅读等方面,对执教的课文进行划分、归类。但是,从备课材料和整个教学过程来看,一篇课文、一节语文课的教学,在“语言运用”的目标上还是有点踏空了。虽然教学设计从文学性阅读、实用性阅读、思辨性阅读进行了划分,可是并没有在相关视角下确定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对于一篇课文、一节语文课,在进行字、词、句、段、篇等训练方面,到底要让学生学习哪些具体内容,教学目标是什么,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思维训练和文化、审美教育等到底要达到什么要求,语文课、一篇课文、一节课都应该清清清楚。所以教师备课、研究课例,首先要能静下心来,在钻研教材编排意图,在读懂、读透单篇课文内容上多下些功夫。本次观摩活动,有的课在读懂、读透单篇课文内容上功夫下得可能也很多,但方向有一点儿问题。为什么这次(观摩课)选择不同文体、不同课型、不同题材?就是(因为)我们有些老师在文体的把握上还是需要研究和推敲的。比如,神话故事,我们这个会场有一篇文言文神话故事。神话故事学什么?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强调精神品质是不是合理?第三个问题,不同神话故事表达的精神品质有没有可比性?这三个问题也是我的困惑。就我个人理解,神话故事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体会神话的神奇的想象上。教材导语“神话,永久的魅力,人类童年时代飞腾的幻想”点明了神话的特点:神话想象的神奇。实际上这堂课有学生感受到了“神奇”,在板书的时候也展示了“神奇”这个特点。而造福人类(从神话故事的视角来看,人类是女娲造的)、坚持不懈等道德品质,不宜作为重点内容,将不同人物的精神品质进行比较值得推敲。我们在教学神话故事的时候,应该注意区分出神话人物和历史人物,和英雄模范人物之间的不同——神话人物是虚构的,而历史人物、英雄模范人物是真实的。神话故事中人物之间没有什么特别可比的点,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就是神话故事中的人物都很强大,比如盘古开天地,他能把天和地都托起来,表现了他能力的非凡。还有女娲、精卫、后羿、嫦娥、炎帝等都有这样的特点,表现的是人类祖先的智慧,对自然界的一种认识。什么叫文体意识?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神话故事、民间故事、诗歌、小说等,我们要上出不同的特点,前提就是我们要把文本吃透了。再如,《一只窝囊的大老虎》,课前调查结果是学生100%喜欢,有没有了解学生为什么都喜欢?我想是因为这篇课文内容写的是儿童生活,跟他们的生活紧密相关。这篇课文虽然有点难度,但学生是爱读的,可以放开手脚让学生好好地读一读。这次的阅读课有的完全可以放开手,该放的没放,不该放的放得太多了。就教材中的不同文体,单篇课文的解读、理解、把握,建议我们会后固定开展一些专题性研究活动。这样的活动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这也是选择不同文体进行观摩展示的原因。刚才谈到的是阅读课,那么口语交际内容怎么选择?比如,“意见不同怎么办”,教材提供了两个例子:一个是燃放烟花爆竹,一个是城市因拓宽道路砍树。我想扬州的学生在生活中是能感受到的。教材中的“普通市民、消防队员、环卫工人、鞭炮厂工人”“司机、交通运输局工作人员、道路附近居民、生态环境局局长”,两处例子都用了省略号,意味着还有很多的人物,是需要通过学生的生活来发现的,需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看看自己生活中还有没有与两则材料相关的人物。这就是教材给我们老师选择内容提供了一个弹性的空间。要不要局限于只是教材中的几个人物,这值得进一步的探讨。在内容的选择上,两则材料完全可以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可以自主选择其中的一则材料开展交际活动,而不是局限于一则材料。可以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大家意见有分歧的事情,怎么协商才能解决。教学内容的选择可以更开放一些,更有弹性。其实,我们从现场课来看,在燃放烟花爆竹这件事上,小学生是希望春节燃放的,这是儿童的天性。为什么教材要安排口语交际?就是让学生具备沟通交往的态度和能力,重新回归到社会生活中、学习中和工作中,解决生活中、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这是口语交际的价值所在,体现的是在社会全球化中口语交际的重要性。我们不希望口语交际在一堂口语交际课后就结束了,而是要把在口语交际中获得的能力和态度运用到、回归到现实生活中。开展教研活动,大家一起备课,共同探究语文教学改革,最重要的是需要把着力点、把功夫放在核心素养“语言运用”上,明确、了解统编教材依托语文要素,在每个年级,每个学期,每个单元,以及每个栏目的学习内容是什么,语言文字学习目标是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对这样一个系统安排要了如指掌。顺便说一下,这次大多数课前10分钟谈话,没有用好,没有用足,非常可惜。虽然课前谈话不允许涉及新课内容,但是围绕与新课内容相关的素材进行谈话是有很多办法的,做得好可以水到渠成,自然过渡到新课的内容。我们在研读教材,关注单元整体时,关键是怎么根据单元导语的目标要求,将课后思考练习题,文前、文中或文后泡泡中的学习提示,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等等,作为落实语文要素的主要载体,作为选择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这次现场观摩课,一些阅读课在对课文内容整体理解、把握上,包括对整篇课文朗读或默读,做得还不到位,没有发挥好精读课文后的思考练习题和略读课文前的学习提示的教学价值。教材中的思考题对怎么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提供了很好的示例。其实这也是很难的,我们设计一个问题怎样能够引导学生整体上把这篇课文拎起来、读懂,这是很有难度的,但是教材中课后思考题提供了很好的示范。比如,《草船借箭》课后第一题:“默读课文,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是高年级语文关键能力之一。其实学习、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中年级提供了很多的方法,比如说按照事情的起因和结果,按照抓住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主要内容。在紧扣教材选择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明确这节课的学习目标要求、运用学过的方法(如怎么观察细致)、落实语言运用等方面,几节习作课做得比较好,课上得朴实、扎实,基本上体现了40分钟教学时间的最优化,教学效果最大化。有的阅读课为什么不如习作课那样紧扣教材选择学习内容,是不是跟习作课教师没有多少发挥的空间有关?因为阅读课教师自我发挥的空间大、余地多,手脚能够放得开,有可能分散了他们对教材内容理解、把握的注意力。阅读课老师能不能不怕冷场,课堂上多给学生一些读书时间,独立思考时间?特别是有的长课文或难课文,如《一只窝囊的大老虎》《卖火柴的小女孩》《牛郎织女》,学生是喜欢读的,学生一口气能把整篇课文读完的,能不能让学生多读、教师少讲?现场课也不要怕冷场!老师们可能有顾虑,(在现场课上)让学生默读、自主读十分钟。但如果老师提出了明确的学习任务和要求,让学生带着任务和要求默读十分钟,我觉得这个效果应该是非常好的,也是常态化的语文教学。传统语文教育有这方面的经验,比如,五年级上册单元导语苏轼的名言“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所以非常期待第六届观摩活动能看到阅读课有“冷场”的画面。再说说习作课。习作课主要的环节,我统计了一下,有指导、有练写、有交流、有修改、有再交流、有再写。我提三个问题:为什么在一节课中,这些环节都要体现?请上课老师们思考。目的是什么?全班同学为什么只写一段话?这是我听了几节习作课一个共同的感受。有的习作课学生是可以写出一篇文章来的,写得真好,从口头交流的时候就能知道,但可惜被老师打断了。期待着第六届观摩活动能出现学生写出一篇文章的画面。有两个期待,一个是阅读课有“冷场”的画面,一个是写作课有写一整篇文章的画面。一堂课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教师要根据教学对象做到心中有数,语文教学的任务设计、活动安排、情境创设需要我们多想想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这样教。这次阅读课、表达课表现出了许多教育观念,这是一个很好的进步,也值得我们回去以后好好研究。2下面讲第二个方面:是否体现出题材特点、文体特点?是否体现出不同的课型要求?这次语文教学观摩课例,涵盖了阅读不同题材、文体,比如说: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神话故事、民间故事、历史故事、科普文章、记叙文、散文、现代诗歌、说明性文章、古诗词、文言文、古典文学名著等。记实作文有写人、记事、写景状物,还有想象作文、实用文写作。口语交际有独白类、功能类、讨论类、交流类话题。内容、表达特点不同,精读、略读课型不同。这次现场交流的32节阅读课、表达课,每一节都是精挑细选的,没有一节课内容相同。选择这样的课例,就是希望语文教学能体现“文体意识”“课型意识”“类别意识”,“因文而异,突出重点”,语文课堂上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能够异彩纷呈。这次观摩活动课在文体意识、题材意识、课型意识等方面有了较大的进步,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当然,一次观摩活动是难以达到理想的预期的,我想,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目标是可以实现的,也是能够实现的。比如,现场课选择了两篇古诗课文:一是四年级古诗三首(《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一是五年级古诗词三首(《山居秋暝》《枫桥夜泊》《长相思》)。为什么?从单元编排来说,前面是家国情怀,后面是咏物绘景。咏物绘景表达的是诗人对自然景物的一种感受。那么《山居秋暝》引导学生感受王维的“身在官场,不同流合污”这样的体会是否合理?当时我选择这篇课文的时候,已经预测到老师会这么教,果然没错。古诗词的教学现在问题比较多,这是因为很多上课老师没有体会到诗人的情感,没有体会到教材的编排意图。年段不同,题材不同,目标要求怎么体现出不同?比如,可以用什么主线贯穿古诗词的教学,用“画”作为(《山居秋暝》的教学)重点是不是合适?作为一篇课文的古诗三首,一节课只教一首,教学容量问题也是值得再推敲的。特别是学生对所学古诗已有了较好的基础,我也经常听课,有的老师在教授古诗词的时候,一上来学生都会背了,有时候老师就感到手足无措,这也是一个普遍问题。文言文教学也存在这样的问题,教材选编的文言文篇幅短小,很多学生读过了白话文,内容也大致了解,这时候教学目标该如何定位?要好好地思考一下。不是以一篇带多篇,现在的文言文越教越复杂,要求拔得越来越高。再看看古典名著怎么读,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成功是关键是什么?老师们再想一想,我们都教过这篇传统篇目。其实有两个关键因素:一个是诸葛亮神机妙算,预测到三天后有大雾,这是老师们最容易能抓住的因素;还有一个关键因素就是鲁肃,如果没有这个人物,诸葛亮是完成不了造箭任务的。这就是古典名著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人物形象怎么体会?鲁肃要不要感受到?课后思考题:“课文中还有一些体现人物特点的语句,画出来和同学交流。”课文明确作了一个提示。再讲现代诗歌。在现代诗的教学中,读的训练是首要的,教师要在教给学生读诗的方法上下功夫。“读”诗,不是“学”诗的方法上,就是在朗读的方法上下点功夫,让他们在朗读中体会诗歌韵味,感受诗歌的感染力和想象力。现在四年级教材有一个单元是现代诗歌,我也听了一些课,有的老师还是把诗歌当成散文来教。再比如,由于小学各年段学生的语文理解能力存在差异,他们对寓言这一文体的认识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低年级学生常常把寓言和童话故事混为一谈,看不出寓言中所包含的意义或教训;而中年级学生能看出作品中的意义,并能把它转移到人的身上。这就需要教师关注不同阶段儿童在理解能力上的特点和阅读的发展水平,以确保不同文体教育价值的实现。也就是低年级不把寓言当作寓言来教,我们要当成童话来教,教材的课后题也是这么安排的。这几年,教师有了课型意识、题材意识、文体意识,这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大进步。3第三个方面:语文课堂上出现的“三多”“三少”问题。拓展活动、创设情境是否为了完成“语言运用”任务?有没有虚假活动、虚假情境?有多少时间用于学生读书,有多少时间用于理解内容、品味语言,有多少时间独立思考?这些问题要引起老师们进一步的研究和思考。当前课堂上出现“三多”“三少”现象。教的活动有三多:任务多,活动多,情境多。寻求课堂教学方式变革,寻求课堂面貌创新的意图是好的,语文教学不能墨守成规。活动虽然多,但对学生“学语文”的活动重视不够,课文读得少(朗读、默读、背诵等),理解内容、品味语言少,独立思考时间少。这次观摩活动的课,对课文的朗读比较重视,既有一定量,也有一定的质。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读,多种形式的读,能够读出情感。能够通过朗读、默读,加深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学习、理解和运用。比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上课老师说:“打开书翻到28页,先听老师朗读课文”。我想这是语文课堂上久违的声音。这次观摩活动的课也重视了学生独立思考。课堂上,教师利用学习单给了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时间,鼓励他们进行深度思考。传递着老师们正在努力改变语文课堂的“三多”“三少”现象。但是,阅读课读的整体性不够,几乎没有看到对整篇课文的整体朗读、全篇课文的默读,往往抓住一些关键句段反反复复地去读。二十年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就有老师抓住一句话、一段话,一堂课就这么反复读。这个问题要引起我们重视。有的阅读课在学生还没有自读全文,还没有大致了解课文内容意思的情况下,就抓住了一些句子或片断来理解、体会,从现场看,教学效果不太理想。1992年的《九年义务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这部大纲我建议老师们找一找、看一看,也可以认真学一学。我觉得是对小学语文教学非常有指导价值的一部大纲。这部大纲指出:“阅读教学要处理好课文的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这次老师们抓住了部分,但在和整体的关系上还没有完全处理好。这部大纲明确指出了:“阅读教学要处理好课文的部分和整体的关系。一般地说,可以按照由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顺序进行教学。要从整体着眼,进行词、句、段的教学。要注意各个部分的内在联系,每个部分和整篇课文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对整篇课文有比较完整、深刻的理解。”这是《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提出的阅读教学的模式。有的课在真实情境创设上值得再推敲。比如说以主播的身份讲新闻,主播有特定的身份要求,常常是单向的,比如央视的新闻播报,但是我们讲口语交际要求的是双向的、多向的、互动的交流,这才叫交际,才有交际的价值。那么创设主播这样的情境价值在哪里,生活中能不能用上主播身份讲新闻?老师们最关心“情境”,那么什么是真实的情境?不是说小侦探来破案,做一个导游,给大象做一个身份档案,六一儿童节到了要开展某个活动……这些谈不上是真实的情境。课文描写的内容情境,比如说《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边读,一边想象这样的情境。语文课文本身就构成了一个非常好的情境,一边阅读一边想画面,达到对课文的理解和体会,老师要少讲。教师根据学习任务需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描述的话语情境,完全可以让学生带入到你创设的情境当中,这些都是真实的情境。这次观摩课老师的基本功都非常好,有的老师的朗读本身就营造出了非常好的情境,听的时候,我是入情入境了,我想学生也能够通过我们的朗读入情入境。一些虚假的情境、活动,对学生来说感受不到,往往就是老师给学生画大饼,无法落实,下课之后不了了之。举一个例子,《曹冲称象》,我听过一节课,设计的是“为动物园的大象做一个健康档案”。再看课文,课文描写了当时的场景:两种称象的办法是什么,需要从文本中提取信息;课后思考练习第1题,“比较两种称象的方法好在哪里并说明理由”,意在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课文主旨表现的是曹冲善于观察、爱思考,能大胆表达的思维品格。这次活动的主题是“育人价值的实践探索”:培养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语文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育人的主线和要求。比如,习作课《我的植物朋友》,有学生写了银杏果有毒,教师及时提示“观察有毒的、带刺的植物时,要注意安全”,这就是语文课程育人价值的体现。但是有的阅读课还存在让学生说假话、说空话的现象,要引起我们的重视,不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喊一些口号。阅读教学要坚持以读为本,如朗读、默读、背诵。课堂上、校园里要时时刻刻传出朗朗的读书声。4第四个方面:是否基于学情开展教学,教与学的方式是否有所突破,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怎样?教学要基于学生的基础和学习需求,依据已有的语文知识和能力水平、生活经历与发展层次,挖掘每篇课文和各栏目最有价值的学习内容,把促进学生学习的真正发生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制订合理的教学目标,实施和评价教与学的活动,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确保学生学习机会的最大化和学习效果的最优化。基于教材文本和学情的语文教学其实并没那么复杂。教学内容选择和组织、教学目标定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运用、教学步骤安排,等等,需要多问问“为什么这样做”。语文教师要时刻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假设我是学生,在读这篇课文时,哪些地方不好懂,我该注意什么,该怎样去读懂它。而不是站在教师的角度考虑这个地方你该懂,
11月29日 下午 8:02
其他

马斯克重磅发布:改革美国政府计划!(中英文全版)

马斯克:DOGE部门改革政府计划发布时间:2024年11月20日发布媒体:《华尔街日报》主题:遵循最高法院的指引,将扭转长达数十年的行政权力扩张。中文版全文我们的国家建立在一个基本理念之上:由选民选举产生的人来治理政府。然而,当今的美国并非如此!如今,大部分法律不是由国会通过,而是由那些没有经过选举的官僚通过“规则和条例”制定出来的。每年,这些规则和条例的数量以成千上万计增长。更夸张的是,大部分政府的执行决策和开销安排,也不是由民选的总统,甚至他的高层任命官员决定的,而是由数百万没选过、没任命过的公务员拍板。他们仗着公务员制度的保护,觉得自己根本不可能被解雇。这种现状不仅背离了民主原则,还完全违背了建国者的初衷。同时,它还让纳税人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不过,好消息是,现在我们终于迎来了改变这一切的机会。11
11月28日 下午 8:03
其他

南大教授:我所亲见的学术界

注:本文作者为南京大学教授董健(1936.1-2019.5.12),曾任南大副校长。作者认为,各种渠道的“项目”和“课题”越来越多,经费投入的力度和学术“成果”的数量蔚为大观,五花八门的“学术”活动既隆重又频繁。然而看看那些热闹上市的“作品”,有的弥漫着“官腔”,有的充满了“商气”,以至抄袭剽窃、胡编乱造,甚至被人们称之为“文化垃圾”。晚明首都南京的繁华,不过是大厦将倾的回光返照,明人绘《南都繁会图卷》就是描写这种繁华的。偶然在《中国新闻周刊》上读到曹红蓓的《在烟花烂漫中坠落》一文,觉得她用这个标题来揭示这幅画卷所蕴涵的文化意味,不仅很到位,而且发人深思。的确,事物的败落,尤其是人的精神的败落,往往都是在表面繁华的“热闹”中发生的。目前中国的学术界(“必记本”注:作者主要指人文和社会科学)不就颇有些“在烟花烂漫中坠落”的样子吗?至少在大学文科各种“热闹”的烟花烂漫的景象中,我们正遭遇着精神的麻木和萎缩。譬如曹文中说到,“士子”爱作秀,拿学问当“玩物”,“士风”浮薄;文人以自己的“知识”和“科技”优势上市行骗,等等。她特别提到,在“钱神”的威力下,斯文扫地,社会风气浮薄而虚夸,为了多捞“好处”,“士”(学者、文人)与“商”(买卖人、企业家)便“互动”起来:“士很想介入商业活动,商则乐于标榜自己的文化品位。”不花自己钱看电影的大学教授以自己所谓专业文章为新上映的电影高调站台宣传、摇旗呐喊,为掏自己腰包看电影的观众热情指南,这“士商互动”,简直活画出了当今我国学术界精神麻木和萎缩的一个“奇观”。不是吗?官员(或曾为“士”)和商人(企业家)手中有“权”和“钱”,便向“文”靠拢,弄个硕士、博士、博士后的头衔戴戴,甚至被大学“特聘”为教授、博导之类,也并不是什么难事,而且时髦得很,在“业内”可增加竞争获胜的筹码;而大学的某些教授、博导们则时时事事觊觎着“权”和“钱”,一方面视“官位”为至宝,怕官、羡官、依附官,不忘“中国文化是侍奉主子的”,一方面为了“兼职”赚钱,敢目无校纪,随意缺课或叫研究生代课,即使自己上课也忘不了与“商”的联系,手机在课堂上就堂而皇之地响起来,写影评就像拉稀、很容易就能拿所在高校为背书完成一篇软文案。难怪民间短信有云:“教授慕官而又像商人,官员、商人则很像教授”。但我认为,这却不能怪“官”和“商”那一方。他们追求“文化品位”完全是正当的,他们中的有才华者要是真做起学问来,也不一定比教授、博导们更差。我就读过官员的“学术著作”,并不比学术界弄出的那些伪劣之作差到哪里去。问题恐怕主要出在“士”这一方。正是因为这些“士”们不好好做学问,把学术庸俗化、商品化了,或者工具化、政治化了,一句话,是他们糟蹋了、矮化了为学之道,才使得本来不学无术的“官”和“商”轻而易举地得到了用以“标榜自己的文化品位”的那些空名和虚假的头衔。要说风气坏,那是双方联手搞坏的。改革开放30年来,学术研究是有很大进步的,尤其是80年代,在思想解放运动中,批判了多年扼杀学术精神的极左思潮,学术的“自由”和“独立”精神得到鼓励和支持,知识分子曾一度恢复“五四”启蒙主义传统,认认真真地做学问。那时大学里风气好,学风正,研究成果虽不是很多,但质量还是可以的。然而90年代以后,物质方面、硬件方面在一天天地强起来,而精神方面、软件方面却一天天地弱了下去。我在触人多思的“世纪之交”发表过《失魂的大学》专议此事(“必记本”注:见《跬步斋读思录》,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七八年过去了,学术界颓风日甚。各种渠道的科研“项目”和“课题”越来越多,经费投入的力度和学术“成果”的数量都甚可观,五花八门的“学术”活动(研讨会、规划会、新书首发式、影视作品研讨会等)既隆重,又频繁。然而看看那些“热闹”上市的这“工程”那“工程”的大量“作品”吧,有的弥漫着“官腔”,有的充满了“商气”,以至抄袭剽窃、胡编乱造,真是叫人不敢恭维,其中有不少被人们称之为“文化垃圾”。显然,这样下去,不管“核心刊物”有多少“大作”登出来,不管“标志性产品”装帧多么精美,学术界也不可能对社会进步、人类文明做出什么有价值的贡献。从目前流行的管理模式和大多数研究者的精神状态来看,实在不敢预期短时间内摆脱此一颓势的可能。从“投入”到“产出”有一整套长期形成的、与政治和意识形态紧密联系的管理体系,这一体系从90年代以来更加细密和强化,它制约着种种申报、立项、拨款、评奖的规则和“潜规则”,直接关系到研究者的“生计”(“必记本”注:职级评定、生活待遇),能从根本上消磨以至摧毁学术研究最可宝贵的精神——“自由”与“个性”,批判与创新。尽管许多人常把陈寅恪的名言“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挂在嘴上、写在笔下,然而一旦被纳入这个管理体系,面对具体的“利益”(“名”或“利”),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看着学术研究的质量大幅度地下降,看着学术风气的浮薄、虚夸,我深深感到当代知识分子的大溃败!他们对这个管理体制也有抵制和反抗,但失败之后就是无奈地顺从和认同,就是“依附”。正是在这种顺从、认同和依附中,鲁迅所说的那种知识分子的“真性情”消退一尽,他们探求真理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逐渐麻木,逐渐萎缩。在麻木中萎缩,在萎缩中麻木。所谓“麻木”,就是失去了对事物的感受力与对文化高下、艺术美丑和道德善恶的分辨力,说白了就是黑白不分、是非难辨;所谓“萎缩”,就是失去了那种超越既定“文化秩序”的想象力与对流行的“定见”、“陈见”、“偏见”、“俗见”、“官见”的怀疑和批判的能力。这二者是互相交叉、互相联系、同步发生的,都是在僵化的管理体制之下,学术丧失“自由”与“个性”的结果。这一切给管理者的报复就是学术园地里“生产力”的下降。文科的“生产力”主要就是人在精神上的批判创新能力,要靠实践的检验和历史的淘洗,才能知其真伪强弱。这就大有空子可钻。当学术研究的真正“生产力”严重下降,可是“领导”和“主管部门”又要“多出成果”以标榜“政绩”时,怎么办?于是大家都一窝风地去多发文章、多出书。文章要发在“核心刊物”上;书要弄些“大部头”的;为达此目的,不惜花大钱。一块砖头那么厚的书,还算不上“大部头”,难以充当“标志性产品”,要摆在书架“一大排”,放到桌上“一大摞”才行。其实,只有工具书、资料书才可以这么办,而这又怎么能取代有独创性的个人学术著作呢?至于说到以“核心刊物”发表率评估科研,这种制度恐怕已经“异化”为一种中国的学术之“癌”了。说它是“癌”并不过分,因为它已经成为吞噬学术精神的可怕“细胞”。现在,偶见的学术佳作可能发表在非核心刊物上,而乘机牟利的“核心刊物”却常常发一些质量并不高的文章。然而,国家“主管部门”和大学“领导”只认“核心”,只重“大部头”,只提倡“大兵团作战”,严重忽视个人的、有独创性的学术研究。结果,无奈“依附”了体制的知识分子,其“精神”便渐渐麻木起来,并随之萎缩下去。麻木加萎缩等于平庸。于是,研究项目、课题无个性、无特点,雷同化、简单化,在低水平上重复——这等于一部生产的机器在空转。但检查评估起来,“成绩”多多,既出了“成果”,又出了“人才”。表面的“繁荣”(热闹)掩盖着真正的虚假与平庸。这时,教授、博导们一个个都“避免了个人主义”、“服从了大多数”,既有了“名”,又有了“利”,走上了一条“最安全”的无“学”而有“术”的路——即失去了学术精神,仅怀谋生之“术”的伪知识分子的道路。写到这里,忽然想起清末启蒙主义思想家龚自珍“将萎之花,惨于槁木”的话。在那样的世风下,“人心混混而无口过也,似治世之不议”,举世平庸、秩序严密,稳定压倒一切,但是,“庠序无才士”——学校里没有有才华、有创造精神的知识分子。更为可怕的是,即使有“才士”,也往往被“督之、缚之,以至于戮之”。这种“戮”,并非消灭肉体,而是“戮其心”。戮什么心呢?“戮其能忧心、能愤心、能思虑心、能作为心、能有廉耻心、能无渣滓心”。我们应该扪心自问:关系到知识分子良知存灭的这“六心”,我们被“戮”过吗?我本人可以坦言,我是被“戮”过的,正在努力恢复中,而且一面恢复一面还在被“戮”着。看来,没有一场“五四”式的现代启蒙运动,我们是难以复此“六心”,从精神麻木和萎缩的邪路上返回。来源:必记本关于版权、合作和投稿,请联系现代与经典客服微信xdyjd2005
11月28日 下午 8:03
其他

教育孩子的三道关:用心陪伴、做好榜样、负责到位

对父母而言,教育孩子是一场漫长的修行。父母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父母的每一个决定都有可能改变孩子的人生。然而,教育孩子没有范本,没有标准,只有是否用心。倘若父母能做好这3件事,那么教育就成功了一大半。1第一道关:用心陪伴经常听到父母说,现在的孩子太难养了。买几本好一些的辅导书就没了好几百,报几个好一点的补习班就没了好几千。“都忙着赚钱养家了,哪有时间陪孩子?”可如果你不陪孩子,买再好的练习册孩子也不会做,报再好的补习班孩子也不会学。没有管教,教育等于零。而陪伴,才是孩子最需要的教育。哈佛学霸詹青云,去年《奇葩说》的冠军,小时候成绩并不好。妈妈为了鼓励她,每年都说她下一年一定会逆袭,尽管一直落空。爸爸很开明,给她看各种各样的书,带她去出差,去看世界。在父母的陪伴下,詹青云像太阳下的幼苗一样茁壮成长,不仅学习越来越好,整个人也越来越自信,优秀。好孩子是管出来的,优秀孩子是陪出来的。父母的教育是有“有效期”的,一旦你不珍惜,错过了这个有效期,就会耽误孩子的成长。有些父母陪是陪了,但不是做自己的事,就是玩手机、看电视、打麻将、只是“陪”在孩子身边而已。粗线条的孩子可能觉得手机有趣,连爸爸妈妈都舍不得放下,所以他们也迷上了手机。敏感的孩子却察觉到父母的忽视,认为自己不重要,与父母的距离也越来越远。这样的陪伴没有引导,没有教育,更给不了孩子安全感和幸福感。陪伴不一定要时时守在身边,只要用心了,就是高质量的陪伴。有一位老师天天早出晚归,无法亲自教育自己的孩子,于是他想到了一个办法。他让儿子把想说的话、想问的问题写下来放在茶几上,等他回家再一一解答、回复。虽然父亲不能常常陪伴儿子,但儿子学习生活中的开心、烦恼、疑惑、迷茫,他都参与其中。这对父子在纸短情长之中对话,教育也在一来一回中发生。在“父母”这个角色还有效的时间里,一定要给他们最用心的陪伴。2第二道关:做好榜样孩子是天生的模仿家,会无意识地模仿父母的一言一行;甚至连父母的小动作、口头禅都模仿得十分相似。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可能察觉不了,但会改变孩子一生的模样。比如有的孩子学说话时,会模仿父母的发音、语气、用词;哪天你不小心说了一句脏话,过几天你会发现,这句话居然从孩子嘴里说出来了。这就是孩子“吸收性心智”的力量。吸收性心智最强的关键期,即在孩子0-6岁这个阶段。在这个阶段,孩子接触到的任何事物、语言,都将在他的大脑中留下印记。蒙台梭利博士将“吸收性心智”做了一个比喻:海绵吸水。儿童如同海绵汲水般从周围的环境中吸收各种信息,并以此建立了他们与外界的联系,形成了自己的个性。作为家长/教育者,我们要珍惜上天赐予孩子的这份特殊力量。放弃说教,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才是对孩子最好的习惯教育。曾国藩是清代著名的大臣,然而哪怕公事繁忙,他也会抽时间出来教育孩子。不仅时时过问孩子的读书学习情况,还亲自制定严格的学习计划,督促孩子执行。不仅要求孩子知书识礼,还要求他们做到“勤、孝、俭、仁、恒、谦”。小到吃饭走路,大到治国平天下,任何事情都严格要求,不允许孩子有丝毫懈怠。正因为曾国藩的严格管教,以身作则,曾氏一族才培养出很多卓有成就者。培养孩子的习惯,不能高高在上地指点,必须身临其境地示范。父母都无法百分百做好,又如何要求孩子做得完美?你和孩子的距离越近,孩子就越愿意亲近你,向你学习;你对孩子的态度越恰当,孩子就越愿意尊重你,信任你的教育。孩子未来能走多远,我们都不知道,但父母的教育格局,决定了孩子未来的高度。父母是孩子永恒的生命范本!你想让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先做一个那样的人给他看。3第三道关:负责到位教育是一场漫长的修行,每一个父母都要担负起对孩子的教育责任。人生就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今天所有的收获都源于昨天的积累。冰心先生说过: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请告诉孩子,没有天生的优秀,背后都是日积月累的努力。每一个优秀孩子的背后,都站着一个对孩子未来认真负责的父母。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愿意教的父母。教育孩子的路上,父母若只知道偷懒,那才真的是耽误孩子了。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等待破土而出的种子。作为父母,只有给孩子提供了肥沃的土地,每天悉心浇灌;并根据孩子的特点选择了适合的培养方式后,才有资格去静待花开。工作固然重要,但是长远来看,给孩子完整的家庭教育,孩子才能发展成为更好的自己。给妈妈的建议:1.
11月28日 下午 8:03
其他

报名抓紧!中小学美术(南京11月29日-12月1日)教学观摩研讨会/第36届现代与经典安排

www.xdyjd.com微信:xdyjd2019扫描左侧客服微信电话和QQ均为:4006240006手机:13705161212(可加微信)报名点击左下阅读原文>>>
11月27日 上午 11:34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中学生上体育课受伤,法院:学校不担责

体育课是以增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为目的的必修课体育锻炼往往伴随着幅度较大的动作存在受伤的风险如果学生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受伤责任如何承担呢?1初三生练中考体育项目受伤法院:中学已尽到相应职责近日,北京市延庆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教育机构责任纠纷案件:小李是就读于某中学的初三学生,一次体育课上,他在练习一项球类中考体育项目时摔倒受伤。小李主张其受伤时任课教师正在处理其他同学之间的纠纷,没有对正在练习的他进行指导和保护,存在缺席行为,因此学校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该中学认为,小李的受伤属于意外事件。首先,小李是在体育课参与中考项目训练时意外摔倒,系自身动作原因导致受伤,而非学校的设施设备存在问题。其次,小李受伤的动作发生在一瞬间,即使教师一直在他身边,也无法贴身保护,要求教师避免学生受伤,超出了合理必要的安全保障义务。法院认为,本案事故发生时小李系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该中学学习期间受到损害,该中学是否应对小李遭受损害承担赔偿责任,要视其是否尽到了教育、管理职责而定。因此,判断该中学对此是否存在过错,应首先考虑课程的设置是否合理。小李练习的项目系中考项目,技术难度相对较低,学生在初一或初二时便开始接受相关的学习和训练,该项目对已练习过一段时间的初三学生来说危险性并不显著。其次,本案事故发生时学校的运动场地及运动器材等设施均不存在缺陷,事发地操场上也不存在场地不平整、有异物等对学生存在安全隐患的情形。此外,事故发生时,任课教师正在处理其他学生间的纠纷,并非离岗。根据当时的教案安排,涉案运动项目系课程尾声的活动项目,热身、准备活动均已完成,任课教师亦进行了课前安全教育,且事故系瞬间发生,教师在场亦无法提前发现危险或及时予以阻却。本案事故发生后,任课教师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及时通知小李家长、陪同小李前往医院检查、垫付部分医疗费用,且学校在小李出院后安排教师对小李受伤期间的课程进行补习,在此过程中该中学的处理并无不当之处。法院认为该中学已尽到了相应的教育、管理职责,法院判决驳回小李的全部诉讼请求。目前该判决已生效。2小学生在校跌伤,家长索赔8万法院:学校无过错2024年的一天傍晚,上六年级的小徐跟随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放学下楼,男女生排成两队在从三楼下至二楼的过程中,位于队伍后部的小徐在楼梯台阶上不小心摔倒,跌至楼梯间的平台转角处,牙齿磕到了墙面。带队老师发现小徐摔倒后,立即联系家长并陪同送医。经医院诊断,小徐有一颗牙齿折断、唇挫伤擦伤。小徐父亲认为,放学过程中,学校对学生人身安全监管不力,诉至法院,要求学校承担已经产生的医疗费633.07元及后续治疗产生的医疗费,并赔偿交通费、误工费、精神损失费等各项损失,合计8万元。学校则认为,已在课前课后常态化开展安全警示教育,多次强调“上下楼梯,按序行走”等内容。楼梯等学校设施场所亦不存在导致小徐受伤的缺陷。受理本案的合议庭首先勘验了事故现场,随后运用VR技术对事发现场进行还原,并在庭审中演示播放,要求双方陈述事发经过。小徐父亲无法明确指出学校事发时存在的具体过错,而学校结合VR阐述了事发时带队老师所在位置、小徐摔倒的过程以及事发当场带队老师第一时间处置事故的经过。法院经审理认为,本案的争议焦点为学校是否存在过错。根据法院现场勘验结果及证据,小徐摔倒受伤并非楼梯等设施场所缺陷导致,亦非学校过错行为导致。学校提供的《专题教育记载表》上载明学校每周都会开展安全卫生教育;事发地点的楼梯,上下行左右黄黑分界线清晰,多处台阶及墙面张贴了醒目的安全提示标志,尽到了学校的教育职责。在小徐受伤后,学校及时通知家长、陪同就医、配合调查事发经过,履行了学校必要的管理职责。据此,法院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3摒弃“学生出事学校必担责”的认知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条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中小学是未成年人最集中的地方,也是未成年人损害较易发生的地方,但校园伤害事件中认定侵权责任,不能仅因事故发生在校园即认定学校一定负有责任。在类似案件中,有法官指出,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相比,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意思能力、辨别能力方面发展得更加成熟,对危险事物也有一定的预防和控制能力。对于这类纠纷,如果仍适用过错推定原则,无疑加重了学校的责任,不利于平衡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与维护学校的正常教学和管理秩序,故而该条规定对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受到人身损害的,学校承担侵权责任的原则为过错责任,即学校在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情况下,才应当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同时,该条规定也暗含举证责任分配问题,即应由受害方举证证明学校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法院通过厘清学校的责任边界,明确认定学校已尽到必要教育、管理职责和救助义务,对学校依规组织的体育活动不施以苛责。判决结果摒弃“学生出事学校必担责”的认知偏见,释放尽职不担责的信号,既有利于保障学校及其教职人员安心开展正常教学活动,又有利于督促家长认真履行好家庭教育主体责任,家校共护未成年人平安健康成长。北京交通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郑飞表示,学校应当做好体育活动安全管理和运动伤害风险防控,建立完善的意外伤害风险分担机制,对在体育活动中可能发生的意外伤害提供系统性的风险预防和应对策略,提升学校应对意外事件的能力。同时也建议学生家长在孩子在校受伤后要理性对待,合理表达诉求,避免学校在开展体育课程、体育活动时“瞻前顾后”甚至“裹足不前”。来源:央视网综合澎湃新闻、中国青年报关于版权、合作和投稿,请联系现代与经典客服微信xdyjd2005
11月27日 上午 11:34
其他

报名抓紧!中小学体育(南京11月29日-12月1日)教学观摩/第36届现代与经典安排

www.xdyjd.com微信:xdyjd2019扫描左侧客服微信电话和QQ均为:4006240006手机:13705161212(可加微信)报名点击左下阅读原文>>>>
11月27日 上午 11:34
其他

从“逼着学”到“主动学”:好的教育,是唤醒孩子的内驱力

什么情况下,孩子会主动学习,热爱学习?我们先看下这组对比:一个爱学习、习惯于主动学习的孩子,在遇到难题时,大脑启动的是应战机制,他会想各种办法去解决问题。而学习上消极被动的孩子,他在遇到难题时,大脑首先启动的是应付机制。要么乱写一通,要么直接放弃,告诉你“我就是不行”“我做不到。”要想转变孩子对学习的态度,从“逼着学”到“主动学”,唤醒孩子学习的内驱力,下面这些建议,请家长一定要耐心读完。什么是内在驱动力?内在驱动力的定义: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部唤醒状态或紧张状态,表现为推动有机体活动,以达到满足需要的内部动力。简单来说就是我有什么东西缺失了,没有这个东西,我会很难受,这种缺失感会推动我做点事情。比如,我现在很穷,我需要钱,为了得到钱,就会有一种力量推动我去做事情,而这个力量,就是内在驱动力。但学习属于高级的需要,只有当底层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被满足之后,学习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才会产生。因此,唤醒学习内在驱动力的前提是:先满足底层的需要。对孩子而言,父母需要先保证他身心健康,有自信,有价值感,有良好的人际关系。那么,在此基础上,再来思索如何唤醒内在驱动力。试想,身处以下家庭环境中的孩子,是否有学习的动力:夫妻整天吵架,家庭随时面临崩溃。亲子关系极差,孩子经常遭受批评,指责,甚至打骂。所以,当问如何提升孩子的学习成绩时,先问以上两个问题。这是父母唤醒孩子内在驱动力的基础和前提。内在驱动力有什么好处?有一句话叫“胡萝卜加大棒”,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你听话,那么我就奖励你,如果你不听话,那么我就惩罚你。奖励和惩罚也是一种驱动力,但它们属于外部驱动力,相比较内驱力来说,外驱力有以下几个问题:不具有延续性奖励和惩罚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有它的时候,孩子可能会行动,可是,一旦没有,孩子会立刻停止行动。无法实现责任的转移学习是孩子的事情,也是孩子的责任。可是,奖励和惩罚很容易把这种责任转嫁到父母身上,孩子会觉得学习是为了父母学,那么他的投入度肯定不会高。半衰期太短如果父母把奖励和惩罚当成筹码,那么这个筹码很快就变无效了。你需要不断加大筹码,才能继续推动孩子学习,那总有满足不了孩子的时候,而到那时,又该怎么办。相比较外部驱动力,内部驱动力的好处就显而易见:参与度更高孩子会认为学习是自己的事情,是自己的责任,因此,他会自觉自愿地投入,他不在意任何的奖励和惩罚。行动更持久由于孩子把学习当成满足自身需要的事情,因此,他会持续不断地行动,学习这件事的特点是越学越无知,越学越投入,孩子会不断探索新知,不断挑战难点。成就感更足由于不需要奖励和惩罚的筹码,一旦孩子有所突破,他的内心感觉会非常棒,他会更享受这种成功的喜悦。樊登的父亲是大学的数学教授,他最喜欢干的事就是做数学题。人们问他:“为什么你从来都不去放松?”他父亲说:“做数学题就是放松啊。”当一个人把学习当成放松的方式时,他根本不觉得学习很苦,他认为学习就是放松,学习本身就是一种乐趣,这就是典型的内部驱动。如何唤醒孩子学习的内在驱动力?用“限题计时”,提升孩子学习效率在孩子遇到学习困难时,如果你只是在旁边说“我相信你”“你一定可以的”意义不大,要帮助孩子解决一些具体的问题。比如,有的孩子刚进小学时,做数学口算题目比较困难,家长可以借鉴体育训练中“分解动作”的做法,40道题目,孩子一下做不完,家长可以把题目分成8组,每组5道题,做完一组再做一组。可以用“限题计时”提高效率,譬如每做对5道题,记下时间后进行比较,或者“限时计数”的办法——给他10分钟看他做对几道题。这方法同样适用于抄写词汇等作业。这样把一个比较困难的大任务分解成若干个小任务,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是家长帮助孩子克服畏难情绪,体验成功、提升自信心和兴趣的有效方法。巧用“德西效应”,呵护孩子的学习兴趣心理学家德西做过一项实验。第一次,他让所有参与实验的学生都做一些有难度的智力题。孩子们的积极性,没太大差异。第二次,他把学生分成两组,其中一组每完成一道题就能得到一美元报酬,另一组没报酬。德西吃惊地发现,得到奖励的那组学生一开始很努力,但很快就没有了兴趣。而没有得到奖励的学生,反而一直兴趣浓厚。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学习本身是会给孩子带来成就感和兴趣的,若我们再给孩子施加一层奖励,只会适得其反。不要轻易拿物质奖励去哄着孩子学习,而是尽早找到孩子眼里发光的东西。那个光才是孩子的兴趣点,父母要做的就是去支持他。多暗示学习的乐趣,少暗示学习的痛苦。尤其不要过早、过度强调“学海无涯苦作舟”,而要多陪带孩子体验学习的乐趣。借鉴“陪读法”,提升孩子专注力教育家奈德在《自驱型成长》一书中,分享这么一个小测试。他第一次给学生们留了一些练习题,自己安静地陪在学生们身边。第二次,再给同样一批学生,留同样的题,但营造了紧张而焦躁的氛围。实验结果显示,学生们第一次的整体考试成绩是最高的。因为他给到了孩子平和而有力量的感觉,学生们内心更安定,不会担心随时被批评,也就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思考中。而当周围的环境是紧张的,那孩子就会有一部分精力用来担心,他们精力就很难集中,状态也会变消极。尽量给孩子营造安全感,减少孩子的紧迫感。如果家长坐在那里,只会让孩子更紧张,那么还不如不陪。家长看着糟心,孩子学得揪心。陪读最忌讳的一点,就是一动不动地盯着孩子,孩子写错一点家长纠正一点。当家长在频繁纠正孩子时,实际上剥夺了他们自己发现问题、尝试错误并从中学习的机会。这种做法不仅阻碍了孩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发展,还可能导致孩子对失败感到恐惧,从而影响他们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我们应该做的,是坐在孩子身边看会儿书或者做自己的事情,孩子若有求助,再提供帮助。适当给予孩子鼓励,推荐的方法是:1、看到孩子的进步,并给予详细具体的鼓励。2、当孩子态度积极、表现令人欣慰时,真诚地跟孩子说“谢谢”。3、不把孩子跟他人作比,而是看到孩子的点滴进步,对孩子的存在心怀喜悦与感激。摆脱“习得性无助”,让孩子学习更积极我们的孩子是不是也经常会陷入了“习得性无助”?很多孩子把写作业当成痛苦,被迫忍受,等待着难受的处境过去。要改变这样的局面,父母必须帮孩子找到学习的掌控感、胜任感,孩子才不会把学习当痛苦。建议如下:1、多问孩子“你想要什么”,少对孩子说“我认为你应该这样选/那样做。”2、少对孩子说“如果……我就……”比如,“如果你好好写作业,我就允许你看电视。”“如果你这次考好了,我们就去旅行。”“如果你不认真,我就生气了。”都不建议说。更能提高孩子掌控感和胜任感的表达是:“如果……你就……”比如,“如果你掌握了这个知识,下次你就能明白科技馆里那个转盘的原理。”3、很多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允许孩子作主。比如,今天穿什么衣服,哪怕他的搭配并不协调;睡前读哪本故事,哪怕你觉得没什么营养。还可以邀请孩子制定出行计划,允许孩子自己支配零花钱等。不断把“父母要我做”,转化为“孩子自己想要做”,孩子学习自然会更积极。要关注孩子的学习,更要关注孩子的生活很多父母会跟孩子说:“你只要管读书,其他都不用管。”殊不知,这不是为孩子好,反而是在削弱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家长的大包大揽只能教会孩子:没有爸妈无微不至的照顾,我是无法把书读好的。这不仅不利于孩子学习,还会贬损孩子的能力和自信心。家长要把对孩子的期望值设置在合适的水平。既不要大包大揽,直接把“苹果”送到孩子手上,否则孩子就没兴趣;又要确保这个目标是孩子跳一跳能碰到的,否则就会让孩子失去信心。还有假如父母只关注孩子的学习,平日聊天也只聊学习成绩,那么孩子的兴趣爱好,孩子有没有好朋友,是否有喜欢的异性,孩子在身体发育上和性发育上是否遇到困惑,都会被刻意忽略掉了。这样孩子会很难融入校园生活和集体学习生活。为了避免这个局面,好的办法是父母要给孩子留白,允许孩子有自己的喜好,允许孩子发呆,偶尔贪玩……总之,允许孩子去成长为一个更加完整的人。爱生活的孩子,才能以更加积极的态度爱上学习。来源:米哈里、凯叔讲故事、中国教师报等
11月27日 上午 11:34
其他

报名抓紧!中小学体育(南京11月29日-12月1日)教学观摩/第36届现代与经典安排

www.xdyjd.com微信:xdyjd2019扫描左侧客服微信电话和QQ均为:4006240006手机:13705161212(可加微信)报名点击左下阅读原文>>>>
11月26日 上午 7:31
其他

前沿 | 央视纪录片《智能时代》1-6集 全(直接观看)

央视纪录片《智能时代》旨在国际视野下,探究并且科普人工智能技术如何打开了全新的智能时代,讲述人与机器共存、相融的进程中,不断创新创造、模拟、延伸、扩展自身智能,并拓宽一切可能的边界,甚至挑战自身认知。围绕人工智能的诞生发展,创新突围并赋能生产生活,解决城市问题,挑战技术安全伦理、重塑人的价值以及未来方向等六个方面,追溯历史,观照现实,瞻望未来,在开放态度下,展开对智能时代的探索思考,深层次呈现与人工智能紧密相关的技术突破、科学哲学、道德伦理、人类发展等多维度属性。该片聚焦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技术,深入欧、美、日、加等不同地区与国家,持续追踪相关前沿科技的发展脉络和现实状况,对历史标志性案例和现实技术进行了细致的解析。“人工智能会接管人类工作吗?我会被取代吗?”“人工智能边界何在?”“它是否有违人类社会的基本伦理?”“未来是人控制它,还是它控制人?”针对人们的这些疑问,纪录片《智能时代》收录了大量一手访谈影像,深度汲取了逾百位不同领域顶尖专家的思考与观点。希望通过专家的观点,解答人们针对人工智能的疑问。第1集
11月26日 上午 7:31
其他

报名抓紧!中小学美术(南京11月29日-12月1日)教学观摩研讨会/第36届现代与经典安排

www.xdyjd.com微信:xdyjd2019扫描左侧客服微信电话和QQ均为:4006240006手机:13705161212(可加微信)报名点击左下阅读原文>>>
11月26日 上午 7:31
其他

蔡元培: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这8点

蔡元培先生在《中国人的修养》一书中说到:“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修养。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任务应该是建筑孩子的人格长城。”试想,若一个孩子缺乏对生命的敬畏与深刻理解,面对挫折便轻易放弃,仿佛生命如儿戏;若他失去了梦想的能力,对未来一片茫然,不知自己心之所向;若他不懂得自我保护,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如同无舵之舟;若他无法与人分享,心中满是孤独与自私。那么,即便这个孩子在学习上取得了再辉煌的成就,门门功课名列前茅,又能如何呢?作为家长,我们应将目光放得更远,不仅仅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更要重视他们的人格培养,这样孩子才能在未来的道路上,无论风雨,都能勇往直前,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让孩子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1、接纳现实是乐观心态的起点。2、培养乐观的性格,让孩子坦然、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挑战。3、让孩子保持一颗平常心,不为外物所扰。4、减少焦虑,释放潜能,专注成长。5、幽默感看似“小伎俩”,实则“大本事”。让孩子学会感恩,懂得宽容1、心胸狭窄只会让孩子一生痛苦。2、激发孩子求知与向善的动力。3、恶作剧会“惹祸”,及时引导孩子改正。4、感恩之心是成长的催化剂、心灵的滋养。培养孩子直面挫败的勇气1、教会孩子勇于正视失败。2、培养孩子的意志力,坚韧不拔,成就未来。3、对挫折感到陌生的孩子,很难融入社会。4、每个人都有能力挣脱自卑的束缚,走向自信与自强。5、总是责备孩子的失败,孩子将会变得“无能”。6、需要对孩子进行夸奖,但不要过度。教会孩子自我保护1、教会孩子安全常识,冷静应对伤害。2、总是依靠父母的孩子,免不了挨摔。3、孩子缺乏处世能力,随时都会有被生活吞噬的危险。4、过分保护,就等于“伤害”。5、提高孩子的“免疫力”,从容面对诱惑。让孩子敢于梦想1、有梦想,才有创造。2、不要训斥孩子的“梦话”,保护孩子的想象力。3、孩子有梦想时,催促他向梦想迈进一步。4、拒绝孩子问的“为什么”,就等于剪断了他思维的翅膀。5、善待孩子的兴趣,尊重孩子的选择。6、善于创造的孩子,往往具有一个“奔驰的头脑”。培养孩子良好的沟通技巧1、懂得社交礼仪的孩子,能够拥有好人缘。2、孩子善于谈吐,最能引起别人的兴趣和注意。3、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4、孩子勇于承认错误,则错误已经改了一半。5、合作能力比知识更重要。6、懂得倾听的孩子具有人格魅力。教会孩子合理使用钱财1、孩子越早接触和学会使用零花钱,长大后就越容易赚到钱。2、正确处理孩子的压岁钱。3、养成储蓄的习惯,让孩子终生受益。4、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5、纠正孩子盲目攀比的心理。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我1、鼓励孩子主动与人交往,消除孩子的“孤独感”。2、长期处在害羞之中,孩子容易产生自卑感。3、学会欣赏别人,才会欣赏自己。4、帮助孩子每天发现一个自己的优点。5、懂得“舍”才会有所“得”。来源:小学教育关于版权、合作和投稿,请联系现代与经典客服微信xdyjd2005
11月26日 上午 7:31
其他

报名抓紧!中小学美术(南京11月29日-12月1日)教学观摩研讨会/第36届现代与经典安排

www.xdyjd.com微信:xdyjd2019扫描左侧客服微信电话和QQ均为:4006240006手机:13705161212(可加微信)报名点击左下阅读原文>>>
11月25日 下午 12:53
其他

叶嘉莹自述 | 我以四海为家

多年来我在文化不同的外国土地上,用异国语言来讲授中国古典诗歌,总不免会有一种失根的感觉。1970年我曾写过一首题名《鹏飞》的绝句:鹏飞谁与话云程,失所今悲着地行。北海南溟俱往事,一枝聊此托余生。
11月25日 下午 12:53
其他

期中考试成绩出来了,如何穿过分数的迷雾正确评价孩子?

正确看待、分析考试结果,挖掘考试背后的教育价值,比执着于考试得了多少分更重要。每个孩子在学习生涯中都要经历无数次的考试。考试是对孩子一段时间内学习状态的检测,而绝非对孩子学习好坏的一次定论。如果只盯着这次考试的成绩,那就输了。考试最大的目的,是透过成绩,发现问题,帮助孩子认识自己,帮助家长认识孩子。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反思之前的学习情况,孩子也要利用考试反思自己学习上的不足。正确看待、分析考试结果,挖掘考试背后的教育价值,比执着于考试得了多少分更重要。透过成绩,看到问题每次考试后,孩子和家长看了一眼成绩,就将试卷丢在一边不管。试卷不是废纸,若家长只看到成绩,就会忽略了背后的问题。有教育专家提出,考试的首要功能就是诊断。最大程度地挖掘考试的教育价值,才能最大程度地帮助孩子提高。我们要透过数字看到孩子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问题,用“言传”去鼓励孩子,用“身教”去影响孩子。“望”——看孩子的状态、态度如果孩子考差了,垂头丧气,就转移他其注意力,不再关注成绩而是关注试卷本身。如果孩子考好了,得意洋洋,就提醒他“胜不骄,败不馁”。“闻”——听孩子的想法让孩子反思没考好的原因,是思想上不重视,还是学习方法不正确,或者是考试时间分配不合理……“问”——问孩子这些问题这道题考察的知识点是什么?这道题是怎样运用这一知识点解决问题的?这道题的解题过程是什么?这道题还有其他的做法吗?“切”——帮助孩子分析试卷立足试卷本身,帮助孩子分析错题原因和知识漏洞。立足孩子本身,发现孩子的态度问题、专注问题、习惯问题、能力问题等。立足别人成绩,关注别人和自己的差异,更好地认清自己的不足,学习别人好的方法和经验。不一样的家长,不一样的结果孩子在学习生涯中要经历无数场考试,影响孩子成绩的不只有学校教育,也有家庭教育。那些害怕考试的孩子,往往是害怕家长,怕被打骂。任何一场考试过后,不同的家长,就会有不同的结果。第一种家长:用成绩来威胁孩子孩子考好了,家长说:真棒,不愧是我的孩子。孩子考砸了,家长说:你怎么这么笨?才考这么点分?这样一来,孩子承受过大的压力,不管考好考差都无法得到父母的认同,逐渐失去信心。第二种家长:用成绩来衡量孩子孩子考好了,家长说:我家孩子就是争气,这次又考100分。孩子考砸了,家长说:你看看隔壁家的孩子,比你优秀多了!这样一来,孩子觉得自己是为了父母学习,因为自己没考好,父母就不爱自己。第三种家长:用成绩来鼓励孩子孩子考好了,家长说:真不错,再接再厉!孩子考砸了,家长说:只要全力以赴,超越过去的自己就行了。这样一来,孩子就能正视学习与成绩,吸取经验教训,争取下一次考试得到进步。家长要摆正心态,穿过分数的迷雾,正确评价孩子。当你收到孩子的期中考成绩单时,无论成绩高低,都请给孩子一个温暖的拥抱,一句积极的鼓励。每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能开出怎样的花,结出怎样的果,全看家长如何栽培。“粗心”只是结果,不是原因当孩子说自己只是因为粗心而丢分时,家长就要引起警惕。粗心只是结果,不是原因。让孩子这样反思:1、“简单的,不该错的,考试错了”——那就问问自己,熟练度够吗?2、“原本会做的,考试做错了”——那就问问自己,基本概念记牢了吗?3、“审题错了,不是不会做”——那就问问自己,准确率够吗?平时做题的习惯对吗?孩子在考试中丢的每一分,都是之前在学习中挖下的一个坑。小学阶段的考试,难题只占了5%左右,95%分数都是不该丢的。大多数的能力问题,其实都是习惯的问题。一定要让孩子养成这5大习惯:1、专注学习考试中认真审题、认真做题的习惯都源于日常生活中的专注,必须从平时开始培养。在孩子做作业时不要打扰他,监督他不要分心走神,最好营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2、仔细审题审题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要求孩子会抓关键词,会正确理解内容,会快速想起对应知识点等等。利用日常生活锻炼孩子的理解能力,如和孩子讨论当天的新闻,让孩子概括文章大意。3、独立思考平时做作业都要抄答案、依赖父母的孩子,不能够独立完成考试。家长要让孩子重视每一份作业,学会自己思考,运用原理,总结解题思路。4、整理错题准备多几个厚一点的本子,不光要孩子抄下错题,还要完整写上解题思路和过程。整理错题关键是坚持,如果孩子忘了,家长就要时不时提醒、督促孩子。同样的题目一错再错,不是因为孩子不记得,而是他根本没掌握。错题本的意义,正是让学生找到自己的知识漏洞,并且通过反复学习将这个洞填满。然而,大多数学生都不会利用错题本。对于一般的学生来说,他们的错题本只是把错题再抄一次而已。真正会学习的学生,都会把小事一一做到极致,哪怕只是完成错题本。这是一位毕业生的错题本,她说,自己能够考上心仪的大学,错题本有80%的功劳。学霸的错题本,往往有几个共通之处:①每个学科至少一本,需要活页,每次考试后都马上往不同区域补充错题。②错题本内板块鲜明,一眼就能看明白错题的知识点、错在哪里、正确答案及同类题型。③使用不同的颜色做标记,方便一眼看到重点。④时不时翻看错题本,反复重做错题,并在旁边补充同类题。整理错题,本身就是一种复习的方法。不断集中精力复习错题,就是把自己有限的火力集中到短板上,这样提分效率最高。5、戒掉手机电子屏幕很容易分散人的注意力,若孩子沉迷手机、电脑游戏,就很难一心一意地学习。跟孩子约定好使用手机、电脑的规矩,最好在18岁前不让孩子拥有个人手机。阅读,拉开孩子的差距除了“粗心”外,另一个问题也很容易被家长和孩子忽视——“做不完”。孩子要是剩最后几道大题没做,就怪老师出题太难;孩子要是作文没写完,就怪老师前面的题出太多。为什么同样的试卷,有的孩子全部做完还有时间检查,你的孩子却做不完呢?阅读能力,正在拉开孩子的差距。好几年前,语文教材主编温儒敏先生就说过:“再不阅读,孩子连试卷都做不完。”果然,我们也在见证高考的题量、字量逐年增多。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一个不阅读的孩子,就是一个学习上潜在的差生。”如果孩子只学课本上的知识,就会比其他孩子少了几百万字的阅读量!1、所有学科都考察阅读水平阅读能力差的孩子,读题慢,容易审错题,有时连题目都读不懂。坚持阅读,学好语文,也是为学好其他学科打下坚实基础。重视孩子的阅读力,应该是所有家长和老师的共识。2、课外知识考察难度更大现在的考试,远远超出了课本上的考察范围。缺少阅读,缺少对课外知识的融会贯通,孩子就很难取得高分。当我们不再把孩子局限于课堂与课本,孩子就能从课外获得更多源头活水。3、提高成绩主要靠阅读大量阅读的孩子,一部分会越来越喜欢学习,学习成绩不断提升。坚持阅读的孩子,不断开发大脑,也比同龄人更加聪明。要想孩子爱读书,父母先做读书人,给孩子做好榜样。夯实基础,查漏补缺最让家长头疼的,应该就是孩子说“不会做”。尤其是语文试卷空着的阅读理解,数学试卷空着的应用题,英语试卷空着的听力……老师不可能一道一道详细说,家长也不知道该怎么给孩子说。孩子“不会做”,说白了就是“不会学”。1、指导孩子方法辅导孩子时,不要直接告诉他答案,让他养成依赖的坏习惯。要教孩子怎么学,比如利用工具书,比如先复习再做作业,比如向别人请教等。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摸索出一套适合他的学习方法,重点培养其学习习惯。以下四种学习中的好习惯,希望对大家有所参考:仔细审题的习惯不要拿起笔就写,看清楚题目要求,知道考察哪部分知识,再按要求答题。说做就做的习惯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给孩子设定做事的时间期限,让孩子承担不守时的后果。独立学习的习惯让孩子对写作业有一种仪式感,每次做作业前先复习当天学过的知识,每次写作业时不能随便放下笔做其他的事情。练后反思的习惯每次作业或考试后,都要总结反思,发现自己哪些地方没学会,哪些地方没掌握好。2、鼓励孩子尝试想要跨越学习难关,最重要的是迈出第一步,如尝试解答一道难题,尝试一种新的学习方法。孩子常常畏难,害怕失败,我们就要鼓励孩子知难而进,不要怕犯错。就像请教老师同学一样,第一次总觉得不好意思,但多尝试几次就不会害怕了。3、摆正孩子心态和成绩相比,孩子的心态和态度重要得多。与其纠结孩子多丢了几分,不如告诉孩子,每次考试都是一次自我检测,我们要争取不断超越过去的自己。98分和100分其实没有太大区别,只要孩子不气馁、不放弃,还愁考不了高分吗?写在最后:胜败乃兵家常事,家长要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孩子的分数。别只看到了“静待花开”,而忽略了“默默耕耘”。学习如同长跑,贵在持之以恒。我们都要做好孩子长跑路上的引路人,为他们指引正确的方向,为他们坚持不懈地加油鼓劲!来源:中国教师报、网络关于版权、合作和投稿,请联系现代与经典客服微信xdyjd2005
11月25日 下午 12:53
其他

于洁:面对学生不交作业,我这样做……

你会怎么做?接手这个初二年级倒数第一名的班级时,作业能否收齐,是我很关注的一个问题。开学第一个月,除了观察还是观察。在不了解情况的时候,我不会轻举妄动。比如撤掉原来的班长换一个我一见钟情的某个人,比如因为某方面看不顺眼就撤掉某个课代表或者小组长……这样的莽撞行为,我不能有。我可不想才接班一个月就给自己树敌,还是能团结的团结,能拉拢的拉拢,对不对?说了6∶50开始读英语的,组长和课代表一到班级就向组员们催讨着作业,又在6∶50前交给课代表,报上没交作业的同学的名字;过一会儿那个没交作业的学生进班级了,交了作业给组长,组长又跑去课代表那里划去名字。我看了一下,某个组长6∶30就到班级里了,但是在6∶50前那20分钟里,几乎就没有在自己位置上坐下来过,不是在收作业就是在交作业。课代表呢?万一哪个组长来得晚了,还要亲自动手去那个小组一本一本收作业,不然就没法在6∶50时开始自己的英语晨读。我站在讲台前,看着人来人往,听着学生的名字被组长或者课代表念叨着,有点心烦。但总算6∶50的时候,教室里的人都在座位上了,开始读英语了。可没几分钟,那几个迟到的同学气喘吁吁地来了,提着书包,急急忙忙地掏出作业跑到组长位置上交,组长撇撇嘴指指课代表,意思是我们这组都交了,自己交给课代表吧。于是那几个同学又跑去课代表那里,课代表又撇撇嘴,手指着办公室方向,继续读英语。那几个同学就又噼里啪啦跑去各位任课老师的办公室了。至于有没有哪一门功课没有交,天晓得。任课老师那里作业有没有交齐,我这个班主任不得而知。若是任课老师细心的,批完了有个作业登记,那倒也能查出谁缺了少了;就怕粗线条的或者太信任课代表、组长工作能力的老师,根本不过问确切的缺交情况的,那么浑水摸鱼的学生就侥幸逃脱了一次,下一次胆子就更大了。我观察了我自己的语文作业收交情况。语文课代表有两个,也算是挺认真负责的小姑娘,把一沓作业本放我办公桌上,上面贴着一个便笺纸,写着没有交作业的学生名单,于是我自己去找那几个学生催讨作业。但是当我全部批完,再到花名册上一个个打钩登记的时候,却每次都能发现除了名单上的那两三个人,总还有个别人,既没有收到他交的作业而缺交名单上也没有他的名字。我去问他要作业的时候,他才到书包里掏一阵拿给我,似乎完全不知道自己这个作业没有交似的。像这样的情况,其他任课老师是不是也遇到过呢?我肯定不会去责怪组长和课代表,你看他们如此忙碌,牺牲了自己的宝贵时间,来帮助老师收作业,若是责怪,怕以后再也没有人愿意帮我做事了。于是,我只能把他们找过来,先感谢一下他们的辛苦付出,再叮嘱几句“仔细点,不要有漏网之鱼啥的”,似乎也只能这样了对不对?直到有一天,教三个班的物理老师在办公室里说:“啥情况,18班的物理作业只有这么薄薄一沓呀,缺了至少十来本吧。17班的也不对呀,少了四五本。”我赶紧问了一句:“那我们班的呢?交齐了没有?”物理老师清点后说:“你们班还算交得多的,还缺个两三本吧。”我心里咯噔一下:看来,漏网之鱼每天都有,每门功课都有。我得行动了。就这样观察了一个月后,我的收作业改革开始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购买了10个强力无痕挂钩,10个A4木板夹,10支固定签字笔,再打印一沓班级学生名单。我这个改革,除了要让缺交作业的漏网之鱼无处可逃,更是为了节约组长和课代表的时间,达到高效,让一切井然有序。我的教室后墙有一排柜子,我就一排挂了10个木板夹,每个上面夹了班级名单,每个木板夹下面放了固定签字笔。随后,我在每个木板夹边上贴上了相应的语、数、英、物、史、政、生、地和其他。这一操作,瞬间营造了一种陈胜吴广当年“鱼腹藏书”“篝火狐鸣”,有大事要发生了的紧张氛围。我可不想来个突然袭击,不然就是自己给自己找虱子抓。还是先给学生打个预防针比较好。“学习委员明天早上一来就先把要交的作业用1、2、3、4、5在黑板上写出来。字写得大一点,靠中间一点,方便所有人能看到。从明天开始,每天都要写哦。其他同学呢,今天回去好好做作业哦。明天来了以后,先不要交作业,先把自己的作业按照黑板上学习委员写的次序准备好,放在桌子左上角。人就不要再走动了,看好自己的作业,别给谁拿去抄了。”说这话的时候,有的学生笑眯眯的,看上去心知肚明的样子,似乎是在说:嗯嗯,我知道的,有的人来了就抄作业。也有的学生惴惴不安的样子,是不是担心自己没法抄作业了呢?当天傍晚40分钟延时服务的时候,我说:“前25分钟自己独立完成各科作业,尽量先做数学和物理。后面15分钟我会开放时间,允许你走下座位去请教同学你不会做的题目。我会一直在教室里,看看哪些小老师做得很好,哪些同学积极请教问题。”我想你也猜到了,那天前25分钟的自习课那真是一个“静”啊,每个人都在奋笔疾书;那天后15分钟的开放时间,那真是一个你梦寐以求的良好学习氛围啊,有的迅速跑到自己信任的伙伴身边请教问题,有的一板一眼地讲题目,有的发现自己都会做,笃笃定定继续埋头做作业。放学时,有一种感觉,那些刚才惴惴不安、愁眉苦脸的学生似乎眉头舒展开一些了,我心里知道:他们明天本来交不出来的作业现在做好一些了,明天能拿得出手了!他们哪里知道,我这个班主任为了他们这几个真是用心良苦,为他们拼命想着活路。教书这么多年,也许别的还不是那么心知肚明,但至少有一件事我是真明白了:有的人真的不是读书的料。也许他们干点别的会非常好,但读书这件事,还真的不是所有人都能同时开窍的。一个老师要是这件事情想不明白,非要把每个学生都教成中上等成绩,哈,那叫一个痛苦!第二天早晨,我6∶40进了班级,看学习委员已经把1、2、3、4、5都写在黑板上了,学生们也都坐在自己位置上读英语,桌子左上角都有一沓作业,不由得赞了一句:不错不错。到6∶45,大概还有两三个人没有到班级,我站到讲台前,一声令下:“每组第一位文科组长下去收语文作业,没有收到的不用说什么,直接到后面墙上的木板夹名单上用那个签字笔在语文名单上相应的名字上打钩。然后把作业交给语文课代表。”哗啦啦,一下子,语文作业都收好了。我看到有组长到名单上打了一个钩,应该是还没有来的人的名字。“每组第二位理科组长下去收数学作业,和刚才一样操作。”以此类推,四五分钟后,该收的作业都收好了。“请各科课代表带了便笺纸,到后面木板夹那里名单上去抄写一下没有交的人的名单,然后贴在你收到的那一沓作业本上,交到任课老师办公室。”哗啦啦,又好了。课代表们欣喜若狂,终于不用那么费时费力又能准确无误了。说话间,那两三个晚来的同学出现在门后,我示意英语课代表上台带领大家齐读英语,又示意那两三个晚来的同学到教室后面,我指指黑板上学习委员写的1、2、3、4、5,又指指他们的书包。他们赶紧找出那些作业,交到我手里,我收到一本,就指指名单,示意他在刚才的钩钩上打个叉叉,意思是已经交掉了。作业都齐全的,我示意他自己去交到一个个任课老师那里,那里还有个名单需要自己划去名字。快去快回,迅速参与读英语。有一个学生某一门功课没有完成,交不出来,我指指我的办公室,意思是去补吧,我那里有桌子凳子等着你。随后我开始巡视教室,倾听学生们的英语朗读,直到英语老师进班级开始早读课。我回到办公室,在那个补作业的学生身边站一会儿,问问有什么不会做的,我带他去任课老师那里请教,再回到那个桌子凳子上补做。如果一下子来不及完成,那就该上课上课,下了课再来补,直到补完为止。我不多说你一句,给你倒杯水,给你桌子和凳子,舒舒服服写字,不会的请同学和老师教你。反正我就要收到你的作业,作业是一定要交的。今天缺,今天补。明天再缺,明天再补。我有的是耐心,咱耗着呗,看谁耗得过谁?过了一段日子,道法课代表在“每日一记”里写道:“当我跑到老师办公室交作业的时候,当我把作业放在老师办公桌上,看到那一沓作业本上那张干干净净一个字也没有的便签纸时,长舒了一口气:道法作业终于全部收齐了。老师,你不知道,以前收道法作业,那叫一个苦啊。有的根本没做,就是不交,怎么求都收不到哇。”我笑,孩子啊,我知道你苦,不想让你受苦,更不想耽误你的宝贵时间,我才想出来了这个法子呀。你以为我就是想收作业啊,我是为了你开开心心当课代表啊。你一直为班级做着事情,我怎么能让老实人吃亏呢?还有,那些漏网之鱼,我当然知道要你读书你心里苦,可咱也不能总是做个老赖皮对不对?作业嘛,还是要交的。
11月24日 上午 8:31
其他

“正确过头”的中国课堂: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我知道学生中即便有同意那位发言者观点的,也大概率不会公开表示赞同。教室里上课的时候必须说也只能说“正确的”话,这是学生们从幼儿园从家庭从社会里就开始一路念到小学初中高中烂熟于心,心照不宣的课堂律条。
11月24日 上午 8:31
其他

报名抓紧!小学体育(南京11月29日-12月1日)教学观摩/第36届现代与经典安排

www.xdyjd.com微信:xdyjd2019扫描左侧客服微信电话和QQ均为:4006240006手机:13705161212(可加微信)报名点击左下阅读原文>>>>
11月24日 上午 8:31
其他

报名抓紧!中小学美术(南京11月29日-12月1日)教学观摩研讨会/第36届现代与经典安排

www.xdyjd.com微信:xdyjd2019扫描左侧客服微信电话和QQ均为:4006240006手机:13705161212(可加微信)报名点击左下阅读原文>>>
11月24日 上午 8:31
其他

报名抓紧!小学体育(南京11月29日-12月1日)教学观摩/第36届现代与经典安排

www.xdyjd.com微信:xdyjd2019扫描左侧客服微信电话和QQ均为:4006240006手机:13705161212(可加微信)报名点击左下阅读原文>>>>
11月23日 上午 8:31
其他

“永远永远不为孩子感到焦虑”

或邮箱xy@xdyjd.com名师在线课程点击左下阅读原文
11月23日 上午 8:31
其他

报名抓紧!中小学美术(南京11月29日-12月1日)教学观摩研讨会/第36届现代与经典安排

www.xdyjd.com微信:xdyjd2019扫描左侧客服微信电话和QQ均为:4006240006手机:13705161212(可加微信)报名点击左下阅读原文>>>
11月23日 上午 8:31
其他

同一个班上,真正拉开孩子差距的,是这5个关键词!

在孩子的学习道路上,智商只起到一部分作用。同一个班,同样的老师教,为何孩子的发展如此不同?其实,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以下这5个关键词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这篇文章推荐老师转给家长。1自律自律,就是抵抗外界诱惑、自我约束的能力。一个十岁左右的孩子,因为不自律,每天沉迷于电视手机,过早地戴上了厚厚的眼镜;还有些孩子过于贪玩,因为不自律,与自己心仪的大学失之交臂,遗憾一生……这些孩子们的经历各有不同,却都有着同样的结果:因为不自律,他们失去了人生中一些选择的权利。而那些自律的孩子呢?每天早睡觉,睡眠质量有了改善,上课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每天坚持阅读半小时,腹有诗书气自华;保持每天预习和复习的习惯,学习效率事半功倍;每天坚持运动,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自律的孩子对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有一个很清楚的概念,明白在该好好读书的年纪,就不应该在消遣娱乐的事情上花费大量时间。他们未来的道路也会因此变得越来越清晰,进入理想的轨道,让自己慢慢变得有能力去获得想要的一切。高尔基说:“哪怕对自己的一点小小的克制,也会使人变得强而有力。”请告诉孩子,哪怕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改变,也会因为日积月累给他们带来质的变化。2高效每个班里都会有这么一群学生,他们看起来很努力,每天学习十几个小时,课间也在埋头苦读,熬夜在小台灯下兢兢业业地复习做题,可是成绩和付出不成正比。为什么呢?也许因为他们陷入了一个学习误区,以为在学习上花费的时间越多,成绩就越好。他们看起来很努力,其实大部分时间并没有集中精力,只是在漫无目的、心浮气躁地“磨洋工”。决定成绩的并不是孩子在学习上花了多长时间,而是这些时间是否高效,是否都能集中注意力。比起一口气学几个小时,分散式学习效果最好。把一次集中学习打散,拉开每次的学习间隔,散散步听听音乐,让脑子休息放松一下,然后再回过头来埋头苦思。这样不但总的学习时间更短,而且记忆留存时间更长。所以,重要的不是努力的时间,而是努力的方式!学习好的孩子都懂得,同样的时间,通过掌握最佳复习间隔,学习效率可能会提升两倍,而且遗忘得更慢。3阅读一些孩子对作文发愁,有的说不会审题,有的说不会描写方法……但实际上,作文写不出来的主要原因是:读书太少!举个例子,同样是感慨祖国的大好河山,很多同学只能说出“哇塞,好美啊”“太震撼”这种大口感叹的简单词汇,而那些读过唐诗的孩子却能脱口而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些孩子说,我读过很多书,但后来大部分都忘记了,这样的阅读究竟有什么意义?读书就像吃东西,也许已经记不起来曾经吃过什么,但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成长为身体的骨头和肉。读过的那些书,其实早已融进了骨血,只要一个触动点,就会喷薄而出,信手拈来。阅读的重要性,就近阶段看,阅读能够帮助孩子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一种文字逻辑性,积累素材,写出好的文章,甚至还能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其他学科的题目。从长远看,阅读可以说决定孩子这一生的精神世界是贫瘠还是丰厚,甚至能够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孩子读的那些书,汲取的那些智慧,都会藏在他们的脸上、气质里、谈吐上。即使以后没有富足的生活,仍有丰满的生命。和别人做着同样的工作,却有不一样的心境;有着相似的家庭,却有不一样的情调;培育同样的后代,却有不一样的素养。4认真以上3个关键词,必须有“认真”加持。《战狼2》当时之所以那么火爆、万人空巷,离不开导演吴京认真和精益求精的态度。为了做好军旅题材的作品,吴京特意到解放军部队中训练两年,和士兵一起摸爬滚打、实战学习,把自己完全打造成一名合格的战士。
11月23日 上午 8:31
其他

报名抓紧!小学体育(南京11月29日-12月1日)教学观摩/第36届现代与经典安排

www.xdyjd.com微信:xdyjd2019扫描左侧客服微信电话和QQ均为:4006240006手机:13705161212(可加微信)报名点击左下阅读原文>>>>
11月22日 下午 3:34
其他

学术会议大牌参会指南(中英双语版)

Readman教授为大牌(superstar应该比大牌还大牌吧)着想,在《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奉献了一个如何在学术会议上装大牌的指南(How
11月22日 下午 3:34
其他

万玮:变局时代,天生脆弱的孩子出路何在?

作者丨万玮上海市民办平和学校校长“朋友老韩有一天咨询我教育问题,他的儿子小韩上初中,性格内向,学习认真努力。然而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老韩——小韩特别挑老师。遇到喜欢的老师,学习劲头特别足;遇到不喜欢的老师,成绩就掉下来。新学期,班上新换了位语文老师,特别严厉,小韩有一次作业忘在家里,被语文老师严厉批评,下一次语文考试小韩直接考了个不及格。可把老韩急坏了。”上述问题,是平和校长万玮的朋友老韩的困惑。表面看上去是孩子对待老师喜好的问题,而实则是孩子“高敏感”“抗挫折能力差”,这也是绝大多数家长都会遇到的问题。万校长看来,不能采用传统的“抗挫折教育”。这样天生高敏感的孩子,像兰花一样敏感、脆弱,一旦环境恶劣,外部挑战与压力大,兰花可能就会枯萎,凋零;找到正确的养育方法,则会有“无限的上限”,最终收获满室芬芳。钝感力与敏感性从教近30年,我的教育理念一直在发生改变。最初的时候,我相信人定胜天,如果不能改变世界,总可以改变自己。有一段时间,我特别推崇日本作家渡边淳一的“钝感力”理论。渡边淳一专门写了一本《钝感力》。他说:钝感就是一种才能,一种能让人们的才华开花结果、发扬光大的力量。钝感虽然有时给人以迟钝、木讷的负面印象,但钝感力却是我们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钝感力是对困遇的一种耐力,是厚着脸皮对抗外界的能力,它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钝感力》书籍封面在书里,渡边淳一总结“钝感力”的五项铁律:1迅速忘却不快的事;2认定目标,即使失败仍要继续挑战;3坦然面对流言蜚语;4对嫉妒讽刺常怀感谢之心;5面对表扬,不得寸进尺,不得意忘形。后来,有人提出一个公式:钝感力+屏蔽力=人生无敌。也没啥新鲜的,我觉得有一句通俗的俚语更传神,叫做“人不要脸,天下无敌”。老韩一拍桌子说,我们家小韩钝感力是零!他太敏感了!你说的这个钝感力该怎么培养啊?我摇摇头,不着急。如果五年前你来找我,我一定会跟你把钝感力讲透,但今天,我觉得你需要了解另一个理论——兰花与蒲公英。兰花与蒲公英美国儿科医生托马斯·博伊斯,是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儿科和精神病学荣誉教授,他通过多年的临床与科研,写了一本书《兰花与蒲公英》,这本书讲的可不是植物,而是养育。博伊斯这样解释书名:有些孩子像蒲公英,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不论外界环境如何都能茁壮成长。不管蒲公英种子飘落到何方——肥沃的山地草甸也好,城市行道边的小小缝隙也罢——都能生根发芽。有些孩子像兰花,对外界环境极其敏感,若是身处逆境则异常脆弱,反之则能焕发出无限活力与创造力,前途不可限量。■
11月22日 下午 3:34
其他

少量名额!小学语文(常州11月22-24日)教学观摩/第36届现代与经典安排

8:30-11:50吴永军INTERVIEW教育部南京师大课程中心常务副主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报告《关于语文学习任务群设计与实施》鱼利明INTERVIEW新疆乌鲁木齐市教育研究中心
11月21日 上午 7:41
其他

全世界排名第一的笑话

讲健康和养生,骗子PK医学专家发现本科学历教育根本无法抵挡骗子的忽悠,大学生很容易相信绿豆茄子可以治百病。只有那些受过研究生教育的观众才不为所动,因为他们知道确定疗效需要做双盲实验。▋第四场
11月21日 上午 7:41
其他

报名中!小学体育(南京11月29日-12月1日)教学观摩/第36届现代与经典安排

www.xdyjd.com微信:xdyjd2019扫描左侧客服微信电话和QQ均为:4006240006手机:13705161212(可加微信)报名点击左下阅读原文>>>>
11月21日 上午 7:41
其他

报名中!中小学美术(南京11月29日-12月1日)教学观摩研讨会/第36届现代与经典安排

www.xdyjd.com微信:xdyjd2019扫描左侧客服微信电话和QQ均为:4006240006手机:13705161212(可加微信)报名点击左下阅读原文>>>>
11月21日 上午 7:41
其他

北大退休教授:中国教育病症不是观念问题,而是利益问题

作者:钱理群(北京大学中文系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这些年我们把教育越说越复杂,越糊涂。现在应返璞归真,回到常识上来。整个中国教育病症已不是观念、方法问题,而是利益问题:中国教育已经形成了巨大利益链。组织教育改革的人就是在应试教育中获利的人,这就是应试教育越反越红火的原因所在。现在中国的整个改革都进入了深水区,教育改革尤其如此,不彻底斩断围绕应试教育建立起来的利益链条,中国教育改革和教育毫无希望。教育是干什么的?老百姓有一个最朴实的说法:孩子上学,就是“去读书”。读书,这就是关键;引导学生读书,是教育的根本职责。我们现在教育的最大问题,就是大家都不读书,老师不读书,学生也不读书。或者说,老师只读教学参考书,学生只读和影视有关的书,学校里安全没有自由阅读的空间和时间。现在,我们要恢复教育常识,就是要重新营造自由读书的条件,环境和气氛。在我看来,要办好教育,需要三个条件。第一就是你们脚里学院说的,要有“好校长”。而好校长的一个重要品质,就是“喜欢读书”。还要有“好教师”。好校长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物色、培养一批好教师。什么是好教师?应该有三爱:爱教育,爱学生,爱读书。“真正的教师”,即有教育理想、良知,具有实验精神的老师。而现实却不是这样,受到重用的,常常是赶时髦,唱高调,实际是教育利益链条中的“伪教师”,“伪改革”者:“教育改革”对他们来说,不过是进一步扩大既得利益的一种新的手段。这就提醒体制内还想推动真正的教育改革的教育行政部门:一定要区分真、伪教师,真、伪改革者;当然,这很难做到,因为伪教师是最能迎合上级领导的,而真教师有自己的想法,就不那么驯服,也就最容易被看作教育的“不稳定因素”。还要有一个好的图书室。里面不能只有与应试有关的书,应该有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适合孩子读的好书。现在是网络的时代,图书室里还应该有电脑设备。即使现在难以做到,以后也要创造条件,完善网络设备。要知道,网络将是年轻一代主要生活方式与学习方式,在这方面落后了,将处处落后。什么是教育?就是“爱读书”的校长和“爱读书”的老师,带领着学生一起“读书”。就这么简单。但真要做到,还不容易。除了引导学生读纸质的书,还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学习。还应该引导学生读“生活”这本活书,大书。要引导学生认识自己脚下的土地,土地上的文化与父老乡亲。“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每一个地方的老百姓都找到了一种适合于在自己乡土上生存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并形成了相应的地方文化与地方知识。通过读书,养成了读书兴趣、方法和习惯,又通过乡土知识的学习,在自己的家园扎根,这样,就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个终生学习的底子,一个终生精神发展的底子。我对总体教育很绝望,但看到第一线老师就看到了希望。我们可以从自身做起,从改变自己和自己周围的存在开始,老师从改变课堂开始,校长就从改变学校开始。志同道合的一起来改变我们的教育存在,这样就肯定有希望。所以改变自己的教育存在是什么意思呢?用一句通俗的话说,我不跟你玩儿,我自己玩儿。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下面,我们开辟一个第二教育。我们这群人有共同教育理念,我们一起按照我们的教育理念做事情,能做多少算多少。但是有一个前提,不要认为我们努力就能达到什么样的效果,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拯救一个算一个。老师别想教书全班同学都听你的,不可能。现在不是大有作为的时代,但是我们可以小有作为。如果我们努力,达到“中有作为”就很不错,就很了不起了。我清醒地知道,自己做的这些小事情的有限性。说到底,都是一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挣扎。我自己有三大信念。第一相信人性是向上的,每一个孩子的心里都有善的种子。我觉得我们从人性的角度来说,人性就是善恶并举的。好的教育,就是扬善抑恶,坏的教育就是扬恶抑善,对人性要充满信念。第二对我们的孩子,我称为童年和青春时期充满信心。他在这个阶段就是有好奇心,就有学习的欲望,本身就有这个欲望。一个人的童年有没有美好的记忆,对他的一生影响是很大的。我们现在的孩子,特别是农村的孩子,童年一点快乐都没有。北师大有一个研究生,自杀之前列了一个表,我活着的理由是什么?死着的理由是什么?结果认为死的理由高于活的理由。我们的教育最大的问题,是在剥夺孩子活的自由。现在的教育第一剥夺孩子的理想,第二剥夺孩子的亲情,第三剥夺孩子的快乐,所以他就没有理由活着了。我始终认为教育是理想主义的思维,教育和其他的工作不一样,没有理想主义,根本上和教育是合不拢的。我们做的事虽然得不到各方面的支持,但是我认为我们做的事情是符合人性,符合孩子要求的,也是符合教育本性的。我们做好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你做好了,自然有人向你学习,或者参与进来。历史是合力的作用,大家各干各的,心照不宣,都在局部改变着周围的现状。首先改变自己,另外改革周围的现状,聚集起来,就会起非常非常大的作用。我认为中国要改变,希望是有的。来源:爱思想网关于版权、合作和投稿,请联系现代与经典客服微信xdyjd2005
11月21日 上午 7:41
其他

孩子总是粗心马虎错题多?原因原来在这里!(老师转给家长)

“把6看成了8,小数点点少了,写少了运算符号,把答案B写成了D,写数字10,写了1却忘了0”......数学中出现的“马虎”会经常发生在孩子身上。其实,像这样的情况在小学阶段,特别是小学低年级的孩子中特别常见。孩子不专注、粗心的行为背后,真正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孩子为什么总是粗心马虎?孩子常见的8种粗心的情况:1.
11月20日 上午 8:00
其他

人民日报“追光演讲”,值得逐句学习(附三期全文)

总有一束光,照亮我们前行道路。人民日报新媒体的特别策划“追光演讲”邀请了“敦煌的女儿”樊锦诗、防护工程专家钱七虎以及中国乒乓球队运动员孙颖莎分享了他们的心路历程。朴实动人的话语让人忍不住热泪盈眶,值得我们逐句学习。今天和大家分享这三期“追光演讲”的文字稿,感受他们身上的信仰之光、奉献之光、拼搏之光!
11月20日 上午 8:00
其他

报名中!中小学美术(南京11月29日-12月1日)教学观摩研讨会/第36届现代与经典安排

www.xdyjd.com微信:xdyjd2019扫描左侧客服微信电话和QQ均为:4006240006手机:13705161212(可加微信)报名点击左下阅读原文>>>>
11月20日 上午 8:00
其他

报名中!小学体育(南京11月29日-12月1日)教学观摩/第36届现代与经典安排

www.xdyjd.com微信:xdyjd2019扫描左侧客服微信电话和QQ均为:4006240006手机:13705161212(可加微信)报名点击左下阅读原文>>>>
11月20日 上午 8:00
其他

少量名额!小学语文(常州11月22-24日)教学观摩/第36届现代与经典安排

8:30-11:50吴永军INTERVIEW教育部南京师大课程中心常务副主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报告《关于语文学习任务群设计与实施》鱼利明INTERVIEW新疆乌鲁木齐市教育研究中心
11月20日 上午 8:00
其他

报名中!中小学美术(南京11月29日-12月1日)教学观摩研讨会/第36届现代与经典安排

www.xdyjd.com微信:xdyjd2019扫描左侧客服微信电话和QQ均为:4006240006手机:13705161212(可加微信)报名点击左下阅读原文>>>>
11月19日 上午 11:52
其他

这首歌被她唱了8万多次,很少人能唱出这种韵味!

来源:声乐歌唱家关于版权、合作和投稿,请联系现代与经典客服微信xdyjd2005
11月19日 上午 11:52
其他

报名中!小学体育(南京11月29日-12月1日)教学观摩/第36届现代与经典安排

www.xdyjd.com微信:xdyjd2019扫描左侧客服微信电话和QQ均为:4006240006手机:13705161212(可加微信)报名点击左下阅读原文>>>>
11月19日 上午 11:52
其他

少量名额!小学语文(常州11月22-24日)教学观摩/第36届现代与经典安排

8:30-11:50吴永军INTERVIEW教育部南京师大课程中心常务副主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报告《关于语文学习任务群设计与实施》鱼利明INTERVIEW新疆乌鲁木齐市教育研究中心
11月19日 上午 11:52
其他

美国教育部或被废除?特朗普的教育改革,为什么是这样?

特朗普胜选后,很多人都在关注他对于教育的政策。最近,他竟拟取消美国教育部,一石激起千层浪。特朗普为何要对教育部“开刀”?文丨田心
11月19日 上午 11:52
其他

近年目睹教育之怪现象,百思不得其解

教育,是当代人最为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在大城市。无论是普通的工薪阶层,还是社会精英,都在为如何替下一代铺好路操心。虽然家世背景、人脉关系等社会资源极为重要,人们还是普遍相信“知识改变命运”,把教育和高考视为通向更好生活的一条看得见、摸得着的路,即使在“小镇做题家”被嘲讽的今天,依旧如是。但是教育圈也是个挺奇怪的圈子,教师、学生、行政主管、家长构成的教育群体,为了学生这个核心,可谓煞费苦心,各有各的理,各有各的屈,汇成了教育圈的众生百态图,存在诸多不符合常理的怪现象。01、不能给学生排名,但可以给老师排名为了缓解学生心理压力,保护学生的个人隐私,减弱教育内卷,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国家就专门出台意见明确指出:严禁以任何方式公布学生成绩和排名。国家规定在前,很多学校不会公布学生的成绩和排名,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然而在暗地里却按照教学成绩给老师们排名,跟各种评优评奖相挂钩。以至于每次考试后,一些学校教务处和年级组会花大力气来分析成绩,计算出每个老师授课班级的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和对班级成绩的贡献率,然后打印出来,分发给每个老师,在各种大会小会进行分析研判。奖励成绩突出老师的同时,也会对成绩不理想老师进行不点名批评,更有甚者在大会上点名公然指责,并要求这些老师在大会上做自我检讨,真是斯文扫地。为了保护学生的尊严和隐私,不公布成绩和排名的同时,却以教学成绩来给老师排名,固然可以激发老师的积极性,却忽略了老师个人尊严。在这样的评价体系下,老师不得不将成绩放在首要位置,将压力传导在学生身上,为了提升学生成绩会对学生要求更加严格,学生负担必然会加重,“双减”政策效果弱化,更会加剧教师之间的恶性竞争,影响同事间的关系。02、课题“满天飞”,少有落实者课题研究,是一所学校教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职称评审时的硬性要求,因此几乎每个当老师的,都会接触到课题研究,都会进行课题研究。为了职称评审,不少教师热衷于课题研究,研究内容可大可小,营造了一种热闹的氛围,为学校领导喜闻乐见。要知道,从科研课题的资料收集、课题论证、课题立项到课题实验研究,到最终的课题验收,都有严格的规定和要求,也就意味着课题研究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然而一线教师每天忙于教育教学,少有精力来研究课题,只能疲于应对。以至于不少课题资料很完整,却没有真正研究的东西,空空如也,经常出现“穿新鞋走老路”或者“穿别人的鞋,走别人的路”的现象,只为了职称而申报,为了结题而结题。一旦拿到结题证书,课题组就会解散,很难将课题成果予以推广,失却了课题研究最初的意义。03、“寒门出贵子”的现象变少很多年之前,寒门家庭出身的孩子是上进、好学、努力的代名词。相比之下,富裕家庭出身的孩子,却不如寒门家庭出身的孩子那样的讨喜,因为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富裕家庭出身的孩子不求上进,只想着玩乐。这是因为寒门子弟必须通过教育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富人子弟不努力照样家财万贯,以至于出现了很多“寒门贵子”的例子。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寒门难出贵子”却成为一个客观的现实。以笔者任职的县城中学为例,被学校寄以厚望的重点班里,农村学生越来越少,考上985、211名校的学生以城镇学生为主。家庭情况不甚理想的学生反而不喜欢学习,成天睡觉、打游戏,甚至出现顶撞老师的现象。家庭情况相对较好的学生很努力学习,逐步成长,反而是那些家庭情况不甚理想的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不想改变自身的命运,导致考上好大学的都是一些家庭情况相对较好的学生。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很大程度上在于“寒门子弟”所拥有的教育资源较少,父母重视教育的程度不够,很容易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进而导致“寒门子弟”向上的道路受阻。04、干得越多,拿得越少相对于其他编制行业,或多或少都有年终奖、车补等额外补贴,而教师的工资自2019年起,主要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和教龄补贴四部分组成。其中能拉开差距的主要是岗位工资,主要由教师的职称所确定,故而在一定意义上,职称高低直接关乎教师的收入。然而职称晋升有名额限制,只有上一级职称老师晋升了,才会有空余的名额,才会晋升的机会。毕竟名额有限,不少优秀的老师条件相差无几,客观因素作用的不大的情况下,主观因素就会被放大,不少人通过各种关系找人,送礼,请人吃饭,使职称评审的活动成为比拼社会关系的竞赛。有的老师,代课很少,甚至不在一线教学,却因为荣誉等身,早早评上了中高级职称;有的老师,承担很多教学任务,又身兼班主任工作,勤勤恳恳,却因为拿不到荣誉,只能望职称兴叹。05、外行领导内行有网友吐槽称:我们校长,教语文出身,已经十几年不曾在一线教书,突然有一天兴致勃勃地告诉高三语文备课组长,说某某诗词今年高考肯定会考,却不知道这篇诗词早已在课本上被删除。不知事情真假,但是却折射了教育行业的某些尴尬现象:外行领导内行,内行被迫被外行领导。目前的学校管理者,绝大部分是教师出身,因为工作业绩突出,或者其他因素,跻身领导岗位后,往往会以工作忙为由,脱离一线教学岗位。从关心学生到关心教育局,从研究教材到研究文件,从天天上课到天天开会,可以说,与教育教学相去甚远。然而教育行业不同于其他行业,没有实践做基础,靠一腔热血,空谈理论往往会碰壁,适得其反。但是部分校领导不甘总体指导和顶层设计,总觉得一线教师做法落后,不符合自己的心意,故而花重金去优秀学校学习经验,将其模式复制到自己学校,却忽视了自己学校的情况,最后搞得一团糟,反而责怪老师们不努力,没有认真领会领导的意思和优秀经验的精髓。从未想过自己的原因,也从未反思过自己的行为,碰壁之后,依旧如此。06、把老师当学生管,把学生当“祖宗”供近些年,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师生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言概之,把老师当学生管,把学生当祖宗供。一方面给老师制定各种规定和要求,把老师当学生管,事事要考核,考核就与绩效工资挂钩,甚至关系到评优评奖和职称晋升。如上班需要刷脸签字、上课需要提前三分钟到教室、教案要按照模板书写,每个环节都不能错……然后各种考核层出不穷,面面俱到。越是考核多,老师们就越没有积极性,越没有积极性,领导的管理措施就越严格,进而导致教师队伍人心涣散。要知道,在某些学校领导眼里,老师和学生都是自己管理的对象,哪怕一名小小的中层干部都可以对普通老师吆三喝四,颇是威风。学生没给老师问好,正常现象;老师没给领导问好,居然要被点名批评,自以为自己比普通老师“高一等”,老师就该服从领导的各种管理。另一方面却对学生过分纵容,学生只要不犯天大的错误,一般不会受到实质性的惩罚,倘若有老师因为学习或其他问题惩戒学生,往往会被举报处分。然而在一次次纵容之下,一些学生早已失却了对教师的敬畏之心,不学习,不遵守纪律是家常便饭,甚至认为打骂了老师,自己不会有任何损失,于是更加肆无忌惮的一次次挑衅老师的底线,甚至明目张胆的当众欺师辱师,不禁感叹:教育竟如此无力。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于是乎,不少老师选择“佛系”+“躺平”,只教书不育人。07、只谈奉献,不提回报时常有学校领导说:“选择教育,就选择了奉献和清贫”,借以鼓励老师要安心从教,却引得一众老师的嗤之以鼻。把老师们的一生说成“奉献的一生”大家尚无异议,但是如果非要把老师们的命运定在一辈子只能“贫穷”上,相信老师们是不服气的。要知道,没有一个人生来甘愿处于底层,都有向上追求物质生活的权利,这也是国家赋予每个人的权利,也包括普通的老师。固然老师一个良心职业,有着自己较高的职业道德,可以比别人多奉献一些,但却不应该忽视老师们应该享有的待遇和权利,不能“只让马儿跑,又让马儿不吃草”。只谈奉献,不谈回报,是一种赤裸裸的道德绑架行为。老师是选择了教育行业,选择教书育人,工资本来就不那么光鲜,如今又要求坚持清贫,则是对老师的不公平和歧视,是对老师追求美好生活权利的一种忽视,很容易让老师丧失追求未来生活的热情。08、开会成为某些领导解决问题的法宝开会是领导管理能力的象征和解决问题的不二法宝,他们坚信开会能够解决一切问题,如果还没有解决,那就再开一个。进而导致出现了很多原本可不开的学校会议,既可解决领导所要解决的问题,也可以会议留痕来证明此项工作的扎实推进,这就有了会议中典型的形式主义。有的会议可以有很多主题,老师们只是背景墙,然后拍照发新闻,广而告之,最后存档。一方面可以彰显学校扎实的工作作风,深刻执行上级的文件精神,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准备材料,以备上级检查。有的会议是没有任何实质内容却坚持固定时间开的例会,虽然领导口若悬河,却没有安排任何工作或传达任何通知。有的会议明明可以短时间结束,却因为领导没有领会上级部门的文件精神而将文件通读一遍,甚至说一些没用的废话,漫无目的,语无伦次,想到哪里说到哪里,也让不少老师云里雾里。有的会议明明发一则通知就可以办好的事情,非要召集老师开会,然而逐个讲解,生怕老师忽视或弄错。面对如此繁多且种类齐全的会议,无形之中占据了大量的教学时间,严重影响了老师们的生活和工作。百般无奈的老师,只能硬着头皮开着领导们要求开的会,做着自己应该做的事。于是乎,只见台上领导们口若悬河,甘之如饴,台下老师们兢兢业业,批改作业,现场备课,甚至部分教师呼呼大睡,俨然一派和谐的景象。09、万事留痕,凡事数据化工作累,证明工作更累,一份力工作,两份力来证明工作,看似忙忙碌碌,却让教学成了“副业”,让不少老师颇为苦恼和痛苦。听课要拍照,要写听课记录;培训活动要拍照,要写培训记录;教研活动要拍照,要写教研记录;和学生谈话,要拍照,要写谈话记录;家访要拍照,要写家访记录;开会要拍照,要写会议记录;开班会要拍照,要写班会记录;心理咨询要拍照,要写心理咨询记录……有没有实际效果,没人关注,照片和材料却缺一不可。每天从早忙到晚,大多时间却在忙着应付这些形式主义的东西,作业没空批改,课件没空制作,更无暇去深入钻研教材,与教书育人的初衷相悖甚远。10、中小学校男教师比例逐年下降近年来中小学教师队伍中男性教师比例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从事教育行业的同仁,想必深有体会。就拿高中来说,在某些学校眼里,男生竞争力强,但每年新招的老师里面,尤以女性为主,甚至连一个男老师都没有。这还是高中,想必初中、小学和幼儿园情况会更加窘迫。按说,教师属于事业编制,旱涝保收,为人们口中的铁饭碗,并且在同等条件下,招聘学校会优先招聘男老师的前提下,为何教师行业对男生的吸引力会减少。在我看来,最主要的原因是待遇问题,工资太低,不足以养家糊口;其次在于本职工作高压,形式主义严重,非教学工作过多;最后教师职业成长空间有限,职业缺乏挑战性。然而男教师的出走和缺位,必然会对学生性格养成造成一定影响,不利于学生建立性别意识,尤其是男生缺乏阳刚之气,独立意识差,变得越来越娘,反而不利于学生身心的正常发展。教育,一个宏大和长远的话题,注定深系千家万户,关乎很多人的命运。然而由于各种因素,当前教育出现了存在诸多不符合常理的怪现象,严重制约了教育的良性发展,需要予以解决。即使这个呼声很快就被淹没在喧嚣的滚滚大潮中,但我依然想再呼吁一次。来源:晨阅浮一白,一群历史教师创建的公众号,因为懂得,所以真实;因为真实,所以坚持。关于版权、合作和投稿,请联系现代与经典客服微信xdyjd2005
11月18日 上午 9:45